•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09

moon黄月月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退税完成给会计多少红包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永远幸福66

已采纳

我也很想知道

退税完成给会计多少红包

286 评论(11)

RedWeiPrincess

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制度

如今出现“多退少补”的现象,是因为我国实行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制度。自2019年1月1日税费改革后,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从3500元调整到了5000元,税率则根据不同的金额划分为7级,从3%至45%不等。也就是说,税费改革后,每月缴纳的税款等于每个月收入减去5000元,扣掉社保、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扣除部分,再乘以相应的税率。不过,这部分税款只是预缴税款,年底会进行年度汇算,将全年的收入减去6万元,以及全年社保、住房公积金、法律规定的扣除项,乘以相应的税率才是应纳税额。简单来讲,就是把已纳税额和应缴税额做对比,多缴的退还给个人,少缴的则需要补税,也就是“多退少补”。

个税年度汇算方法

明明白白的计算到底是“退税”还是“补税”?个税年度汇算方法不少小伙伴其实搞不清楚,为什么同样是打工人,有人要“退税”,有人要“补税”,就算是同样是“退税”,有人几十块,而有人上千块。

其实,都是取决于这个公式: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年度已预缴税额。

1、常见退税原因有哪些?

① 全年度的收入不到6万元,但平时交了税

比如偶尔高收入,平时都是低收入。举个栗子,小王1月领取了1万元薪水,预交个税150元,而其他月份每个月才4千块,无须扣缴个税。那么年度收入不足6万,实际上是不需要扣税的,那么1月份预缴的150元就可以申请退还。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该收入并非工资收入,而是劳务报酬收入,则需要交税。

② 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但没申请的朋友

比如你上一年度的支出突然变多了,孩子要上学、租房买房了、或者你继续教育了,或者生大病了,符合6项专项附加扣除,也会产生退税。当然,这种情况需要您自己如实申报才可以。

③ 每个月缴税缴多了

举个栗子,小王每月固定取得的劳务报酬是1万元,适用20%的预扣率后预缴个税1600元,全年19200元。全年劳务报酬12万,减除6万元费用后,全年应纳税款为1080元,那么,对应可申请18120元退税。

2、那常见的补税又是什么情况呢?

年收入突然超了12万元

可能平时收入并不高,预缴的个税也不多,但是到了年底,收到了很高的年终奖或者其他收入,突然超过了12万元,那就要补税了。如果加了年终奖,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选择哪种方式计税都可以,不需要补税。如果加了年终奖,年收入超过12万元,建议可以把年终奖单独计税,不合并计税,可能会更省钱。年终奖具体选择哪种方式计税,小伙伴不妨两者都对比试算下,APP会有不同的结果,选择对自己更优的即可。

最后,一定要注意了,不补税后果还是很严重的。这是躲不过去的,不补税会影响个人信用等级及征信,并且最终还需要补缴滞纳金。而且故意逃税或者虚假申报,情节严重的话可能会受到多部门的惩戒。退税的小伙伴,相当于领到了国家发的红包。补税的小伙伴,相当于过去一年收入也不错。总之,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86 评论(11)

rememeber24

你这个问题很逗啊,我们这里没有提成,我们这里内控很严格,在小公司应该有吧,反正大点规模的都没听说过

104 评论(15)

虾虾霸霸kat

就是要绑定自己的银行卡,另外就是每一个月只能退一次,还有就是要年薪在6万才可以退税,基本上就是这样要求。

203 评论(9)

Hexe留恋不往

2021年度个税汇算清缴到6月30日,还有一周左右就结束了,大部分人已经按要求完成了汇算,还没有完成的也要抓紧时间完成了。根据本人的经验,个税汇算清缴有填错一次性奖金计税方式、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报有误等坑,导致多扣个税,交了一笔“冤枉钱”,咋回事呢,我来介绍一下。一、一次性奖金方式选错,导致多缴税在个税APP进行汇算清缴时,在确认年度应纳税所得时,会出现一次性奖金需要确认的提示。这个该如何选择呢?一般来说,系统默认并入综合所得计税。但是,如果一次性奖金除以12适用的税率,低于年度综合所得税率就选单独计税,如果高于年度综合所得税率,就算合并计税。可以在个税APP把两种计税方式都选一下,比较一下计算结果,看一下那种方式补税多,不需要补税或少补税的优先选择。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也就是说,如果纳税人存在多笔全年一次性奖金,仅可选择一笔金额最高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其余可并入当年度综合所得进行年度汇算申报,这样对个人来说是最合适的。二、没核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导致多扣税在实践中,有两类信息容易填错。一是子女教育信息时间没连续申报。比如2021年度子女高中毕业需要上大学,当前受教育时间开始时间填为2021年9月,因为1-8月每月教育信息,系统里面没有,导致专项附加扣除少了8千,需要多补不少税。开始时间实际应该从2021年1月开始填,当前受教育截止时间可以填到毕业的时间,比如2025年7月。二是租房转房贷的中间时间没有连续,导致专项附加扣除少抵税。如果租房变更为首套房房贷,可以分两个时间段填写。一段写租房相关信息,一段接着写房贷的信息,月份要连续,这样两个附加扣除可连续享受,就可以都能抵税了。三、大病扣除及慈善捐赠没申报按税法规定,因为大病医疗产生的个人自付费用可以抵扣个税。 2021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医保目录范围内的个人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其配偶一方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如果发生医疗自付费用较多的,可以依法抵扣不少个税,有效减轻工人负担。慈善捐赠也可以申请抵扣个税。个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益性社会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向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一般需要捐赠发票和捐赠码,按规定进行申报。四、其他收入没有如实申报有稿酬、讲课费等其他劳务费,付款单位没有按规定申报个税。个人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在个税系统申报。如果一旦被税务发现,就可能被追缴税款,并加罚滞纳金,得不偿失。所以,一定要如实申报个人所得,不可心存侥幸。五、不按时完成汇算清缴,没及时补缴税款年度内工作变动、有工资外其他所得等情况,综合汇算需要补税,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未及时完成个税的汇算清缴。税务局会利用后台功能强大的大数据系统,发现个人应该要补缴税款的,会在6月30日汇算截止之日后,通知本人补充去做汇算清缴。逃是逃不掉的,届时如果个人仍然未按规定申报纳税,税务局就会进行处罚,计入征信记录,还有可能缴纳滞纳金。六、不按时完成汇算清缴,该退的税没有领取因为年内新参加工作、退休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用6万元、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增加等扣除不充分的,本来可以享受退税的,但是因为没有做汇算清缴,没有发现会退税,及时领取退税。结果该领取的个税“红包”没有领取,少了一笔收入。单位有个人所得税预控预缴的义务,但年度个税汇算清缴是员工本人一项重要的工作,事关本人收入和信用记录,一定要认真对待,足额缴税,做一个诚信的纳税人。

226 评论(14)

爱逛DP的小吃货

年综合收入12万以下〈含本数}全额退税,放弃退税的纳税人不参与App汇算!12万以上应补税400元以下豁免。

166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