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潜山林
中级会计考试可以提前交卷吗?
中级会计考试可以开始90分钟后交卷。根据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无纸化考试考场规则》,可以得知,中级会计考试开始90分钟后,考生方可交卷离开考场。
中级会计考生交卷后应当立即自行离开考场,严禁关闭考试机,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交谈或喧哗。考生不得将演算纸笔带出考场,违者按违纪进行处理。
入口在哪儿:
中级会计考试提前多久进场?
中级会计考试提前30分钟进考场。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场规则规定,中级会计考试开始前30分钟,考生凭本人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香港、澳门、台湾籍考生凭有效身份证明)进入考场,完成电子签到后,按照监考人员指定的位置入座,并将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放置在桌面右上角。
更多关于注册中级会计师相关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吃得圆圆的
《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中级会计实务多选题题量一般为10道,分值20分。中级会计实务多选题注重考查对基础理论知识及教材内容的理解,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多积累、多总结,最好把相关知识点融汇贯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财务管理》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经济法多选题一般为15道,分值30分。学习经济法时要对有关联的法律条文进行整合,要多加注意总结,理解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经济法》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
财务管理多选题一般为10题,分值20分,主要考查知识的广度,但没有深度,要多背诵总结,增加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
中级会计难度高,这是毋庸置疑的,题型相对来说也是复杂的,所以对于一些如果没有一定基础直接去备考的小伙伴来说应该会有点难度,所以还是建议多打好基础,推荐:“会计职称考试助手”APP,里面初级、中级、注册会计师科目全部都有,下载一个APP可以学到全部的会计知识点,对中级备考还是帮助蛮大的。
网页链接点击链接就可以下载啦!
sanyuan617
下面就和广大学友们分享一位高分学霸的通关经历,让我们一起看看大神是如何做到短期通关,稳过三科的。
第一、科学计划,保证效率
1.中级会计考试备考周期较长,大家一定要对学习资料和学习时间有一个大致的规划,并且要随着具体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大计划制定好之后,小计划可以以7天为一个单位,制定每周具体的学习计划,然后按照计划严格落实,保证高质量的有效学习。
2.此外,学习的时候直接听课效果可能并不太好,考生可以先根据中级会计考试辅导教材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对重要知识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听课。如果你的基础还不错,那么可以从基础班的课程听起,但如果你的基础比较薄弱,那么还是应该花一些时间把预科班的课程听完,这对于后面知识的学习很有帮助。听完课之后要趁热打铁的做一下中级会计辅导书《轻松过关1》和《轻松过关2》,通过习题快速巩固知识点。
第二、把控进度,整理错题
1.足够的学习时间是通过中级会计考试的必须要素,考生们一定要合理规划时间,把控进度。这里有个小建议:大家可以在Excel表或者手机备忘录里记录,填写一下每天、每科的学习任务,掌握情况,学习进度等等内容。
2.此外,错题的整理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每完成一章的练习都要及时总结错题原因,记录下易错的题型和知识点,标注自己掌握不透彻的典型习题,反复研究,这样再遇到类似题目的时候,就可以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第三、巧用资料,巩固提升
对于中级考生来说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巧用备考资料无疑是节省时间的好方法。在这里推荐大家使用东奥《轻松过关》系列辅导书,图书覆盖所有重要考点,配合丰富习题,是我们备战中级会计考试的好帮手。
第四、专注备考,平衡心态
中级会计备考不是高考之类的选拔性考试,而是过关性考试,只要分数合格即可,没有横向竞争。因此学员们不必太过在意别人的学习进度与掌握情况,只要平衡自己的心态,掌握学习技巧,专注备考,日积月累,相信最终都会取得好成绩。
js紫外线
中级财管10天不能过。
每天睡觉8小时,上班10小时(加午休、加班),娱乐3小时,处理其他事件1小时,忽视碎片化的低效学习时间,每天剩下的时间仅仅只剩2小时,七个周末,抛开游玩、加班,换算成七天的复习时间:(54-14)*2/24+7=10.3天。
很多考过初级会计的学员都表示,觉得初级会计与中级会计有两门考试科目都比较照应,哪怕深入很多,但也能有所理解。最担心的就是财管,它未必最难,但却最未知,学员对其没有任何认识和理解,反倒是最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的一门学科。
想要高效的学习这门学科,我们必须要弄懂它到底讲的是什么,要求考生有什么样的能力。
曼妙樱花
昨天,中级的成绩终于出来,财管和经济法过了,实务没过。这个结果于我来说,捎带了许多运气的成分,毕竟我只花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备考,在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带娃的情况下。我的教训是惨痛的,如果能够提前一点学习,我想结局肯定会不一样,考虑再三,决定把自己备考中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希望对将来准备考中级会计师这个资格证的人,有点用。首先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含任何隐性植入,不喜勿喷。
在备考之前,先问一问自己的决心有多大。
如果你只是跟风,看着别人考了,自己也想试试,但是在你内心,这个证似乎可考可不考。如果你没有一定要考过的决心,那我劝你趁早放弃,不要浪费时间。尤其是对于上班族而言,在备考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意外的事情会打扰到你的学习,动摇你的决心,突如其来的加班,工作调动,岗位变化,出差,培训,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有可能打乱你的学习计划。更不要说今天同事约逛街,明天朋友约麻将,后天另一半想去看电影。还有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备受欢迎的综艺节目,都是诱惑。
当然,我不是说在备考期间要完全杜绝这类现象,而是你要内心足够坚定,不被这些事情打扰。加班累了,新的岗位要适应,外出不方便等等因素,你都要克服,一旦开始了学习,就一定要坚持,因为你一旦停下来一天,第二天还会有理由让你懈怠,然后就是第三天、第四天,理由总是会有千万个,只怕你不找,停下来的时间越久,就越不想再重新拿起书本。坚定的决心,是让你在有偷懒的想法时,如头悬梁锥刺股一般推你一把的动力。该逛街逛街,适当的娱乐活动也不要少,但是适可而止,一定要有度,而且不能因为这样短暂地放松而产生彻底放松从而放弃考试的想法。
保证充足的时间高效备考,是通过的法宝。
对于上班族而言,可能会打扰到学习的意外事件会很多,而如果你是需要带孩子的宝妈,这样的意外事件就会更多。一般宝妈只能有晚上的时间学习,白天上班轻松一点的,可以在上班的时候偷偷看看书,但是只有晚上等娃睡了之后,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娃闹觉、感冒生病等等状况,都会直接导致你晚上不能按时学习。那就需要比别人多预留一些备考的时间,人家可能考前三个月准备就可以了,我们至少要准备六个月。提前开始看书,能记住多少是多少,知识点尽量弄明白,吃透,不要等到临考了,才发现时间不够用,手忙脚乱。
我这是血的教训,3月份报名,直到6月才开始看书,而且刚开始学习的那半个月,心还是飘着的,效果极差。最开始计划每门准备一个月的时间复习,那时候在学习群里,有不少人已经在说决定放弃一门了,我不想放弃,就想着三门都准备。最先开始学实务,也是公认最难的一门,一边听课一边做轻一,很懵的状态,我不是会计专业毕业,大学时学过基础会计,毕业后也考了从业资格证和初级会计证,但是这些都是当时纯粹靠临时记忆考的,考完后立马烟消云散了。到6月末,实务还只看了一小半,当时就有点慌了,觉得可能只能放弃了。
因为看实务的状态不是很好,而且已经是月末,就想按照原计划开始学习另外一门,一来换一下思维,二来是学一学简单一点的,给自己增加点信心。于是7月开始学财管,跟着课程一节一节听,听完一节做一节的题目,学财管的状态很好,基本听完课后,题目都会做,这个月是我学习效果最好的一个月。
到月末,差不多刚好学完一遍财管,这时候自己有点信心了,又想回过去再把实务捡起来,还是想做最后的挣扎。于是8月又学实务,当时计划是用半个月的时间把实务没有学完的内容都学一遍,而实际学到20号才勉强完成第一遍。到这个时候,我已经比较慌张了,因为时间太不够用了,经济法听课肯定是来不及了,有70多个视频,每个时长四五十分钟,根本听不完,就想干脆死马当活马医,过一遍轻一吧。21号开始,看经济法,看完一章轻一的重难点讲解,就做后面的题目,自认为自己背书的记忆力还算可以,看一遍后马上做题,效果竟然也还可以,刚好那几天上班比较空闲,一天下来我就完成了两章,经济法总共8章,我花了5天的时间全部过了一遍。
我还在学实务的时候,群里不少人已经完成习题班的学习了,等我学完经济法,别人已经在开始做最后六套题了。那时候我恨不得一分钟能掰成十分钟来就好,可偏偏在那几天,身体出了毛病,直接住院一周,每天在医院躺着,根本没法儿看书,简直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出院后,因为请病假耽误了一些工作,导致上班期间也忙,学习的时间就更少了。匆匆忙忙的花了几天时间,把实务和财管的习题班过了一遍,试听了几个老师的经济法习题班,都不尽如意,后来索性直接放弃。
到考前三天,我才开始做最后六套题,那时候群里不少人都已经在听考前提分班和押题班之类的了,现在回想那时候,真的也是醉了。大家都说六套题比考试的难度要大一点,我做的时候,直接想吐血,每门课完成了两套卷子,都在40分左右徘徊。那时候感觉自己要凉凉了,到了7号(我是8号考试)索性不做,直接看答案,把答案记住,能记住一点是一点。
事实证明,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抱着侥幸的心理是通不过的,这是血的教训,大家一定不要学我。除非是辞职备考,或者在校生备考,否则我建议大家至少准备6个月的时间,在报完名后就可以开始看书了。
要不要报班,该不该买最新版的教材。
站在我的角度,如果是跟我一样非会计专业毕业的,要上班的,要带娃的,我建议大家报个班。因为老师讲课,会把重点和精华提炼出来,这样可以节省很多自我摸索的过程,而且一些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如果不听老师讲课,可能很难自我消化。我个人觉得,每门课报一个基础班就可以。
实务我听刘忠的,当时在试听时,觉得这位老师颜值最高(请原谅我是个颜值控),讲课时偶尔讲点调节氛围的冷笑话,吐几个东北方言,每节课后会来一句励志的话,我觉得这碗鸡汤值得一干。群里也有很多人听其他老师的,比较资深,但这个确实各凭喜好,只要你自己喜欢就行,每个老师的水平都很高,要讲的知识点也都会讲的比较透。财管我听的是闫华红,因为轻一是她编写的,我第一个选择的就是她,一开始听的时候觉得很无趣,有点瞌睡,但是坚持听了几节下来,越听越觉得有意思,讲的深入浅出,容易理解,只要全程跟着她的思路走,都能听的进去。经济法我没有听课,就没有什么可讲的啦。
关于买教材。我是去年第就买了17年的教材,然后,一直全新,到6月份开始准备看书的时候,已经有18年新版的教材了,当时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买新的教材。事实证明,我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虽然多花了钱,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买新版的书。
关于辅导书,大概普遍都是用轻一及这一个系列吧。一般都是买了教材和轻一。如果只是备考,我觉得买了教材和轻一就够了,最后如果时间充足,可以买六套题做做。其他的,没必要买太多,毕竟有效的学习时间也只有那么多。
如果今年就想看看的,可以先买18年的书看下,一般新版的都是4月份左右出,新版教材出了之后,可以只买轻一,不买教材,轻一对每章节的改动,都有提示,一看便知。当然,如果想万无一失,教材还是有必要看一看。很多人大概都跟我一样,不看教材,直接只看轻一,这样不好,我建议还是留有足够的时间,先把教材通读一遍,再开始听课,看轻一。
学习时长匀称分布,战线不宜过长。
我个人也不建议备考的战线拉的过长,除非你可以长此以往,坚持每天学习。关于三门课的分配,我建议一门一门的来,不要三门课同时学,会有点混乱。可以先从实务开始,实务是最难的,多花点时间,把知识点吃透,一定要坚持每天学一点,学习时长匀称分布,不要今天学8个小时,明天后天都休息,最好是8个小时平均分配。在一段时间内,只学一门课,也有利于建立自己的思维架构。学完实务后再学财管,财管的公式比较多,但是也不要太担心,公式都不是很难,只要理解了,都记得住,当然,理解起来也不难。经济法记忆性的知识多,可以放到最后学习。
就今年的考试而言,我考完实务的第一反应是,考的真是不难,但涉及的面广。自从无纸化考试后,每年的考试分两批进行,两批的考点不能重复,于是考卷涉及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广了。所以大家在备考时,不要避重就轻,也不要觉得这个内容不重要,不会考,就不去学,要尽量复习的全面些。
另外,在备考期间,可以买一个计算器,考试的时候允许携带没有存储功能不带外壳的非立体式计算器,财管需要计算的内容比较多,平时学习时就需要用到计算器,买一个自己喜欢的,用习惯了,到考场也能节省不少时间,考试时电脑上也带有计算器功能,如果你用的习惯也可以。听说有的地方考中级,计算器和笔在考场都有的发,那就最好了。
能想到的大概也就是这些了,最后想强调的是 :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备考,一定要坚持每天学一点。
祝愿想考的,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