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5

半夜磨牙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投资时点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不是我的白云

已采纳

调整:一个是投资时点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不等的调整,一个是对内部交易的调整。投资时点是指初始投资取得股权的时候,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同,此时会告诉具体的项目,比如说甲对乙公司投资,投资时乙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同,是由固定资产引起的,其公允价值是100万,账面价值是50万。内部交易就是指的顺流交易和逆流交易,比如说甲对乙投资,然后甲向乙销售货物,或者乙公司向甲公司销售货物。这里是内部交易。这两种情况,主要区别就是在于第一种是在投资当时的时点上,投资单位的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存在差异;第二种是在投资后发生的内部交易。调整销售出去的:是指在初始投资时,被投资单位的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等而进行的调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由于投资企业在取得投资时,是按照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并且可以按照应享有可辨认净资产的份额对其初始确认金额进行调整,所以在计算投资收益时也要按照公允价值也核算,即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口径对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如果被投资企业当年将存货出售一部分,那么被投资企业不是按照账面价值来结转出售的存货成本的,而按照公允价值来调整时。由于存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所以结转的成本大于按照账面价值结转的成本,所以投资企业在确认投资收益时,要在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基础上调减该部分差额。调整未销售出去的:是指在投资企业投资后,与被投资企业发生内部交易,如果存货没有全部对外销售,在期末就会存在未实现利润,这时投资企业在确认投资收益是就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调减这部分期末的未实现利润。日后未销售出去的,仍然没有对外销售时,不需要调整,实现对外销售时,调整加回。

会计投资时点

354 评论(9)

catmouse1972

1、如果是交付的收购费用大于账面价值则算作商誉,需要记录但不调整投资成本,不需做专门的会计分录处理。

2、如果是交付的收购费用小于账面价值则需要调整投资成本,使其投资成本与其账面价值相对应,差额计入贷方营业外收入。

按照权益法核算,投资方是认可购买日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所以对于投资时点被投资方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同的,在确认投资收益时要按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然后按照调整后净利润*持股比例来确认投资收益。

扩展资料:

后续计量:

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权益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期股权投资

324 评论(12)

萝卜的破哥哥

在权益法下,对于投资时点的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样的,是需要在年末的时候对净利润的金额进行调整的。参照下面的公式进行理解一下:一、投资时被投资单位的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等1.存货调整后的净利润=账面净利润—(投资日资产公允价值—存货账面价值)*当期出售比例2.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调整后的净利润=账面净利润—(资产公允价值 / 尚可使用年限—资产原价 / 预计使用年限)或者是=账面净利润—(资产公允价值—资产原价 / 预计使用年限*已经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323 评论(9)

天天爱小狐狸

会计时点就是会计结算的那一个点,一般而言会计的资产负债表的时点就是每个月的月末。另外有一些资产盘点的时点就是看企业的经营需要,比如说有些是半年度的月半年度的时间,有的是季度末的一天。

22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