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lymandy
当期损益,是指当月的亏损或益余,一般用本年利润表示。计入当期损益,是指在会计期间结束,也就是月末,将当月发生的所有收入、成本、费用按照会计核算方法结转到“本年利润”的借方或贷方。“本年利润”当月借贷方差额即为当期损益,如果借方余额则为亏损,贷方余额则为盈利。 简单的说,就是计算本月利润时要把该部份收入或支出计算进去
狮城*青云
这其实是很简单的问题,先来理清下思路:“按税后利润的10%和5%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这句话其实是一般题目都会出现的。事实上这类题目一般默认上年节余的80万是被提过10%和5%的比例后剩下的东西了。也就说这80实际上只占上年扣除所得税后净利润的(1-10%-5%)=85%,那么上年已经计提法定和任意公积之后本年就不要再提了。一般做这类题目全部不管上年的未分配利润余额。只以本年净利润计提。所以上题只能以400为基数计提而不是480
叶子飞扬
答案没错,BCD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日常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月末,再通过对存货成本差异的分摊,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和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进行反映的一种核算方法。 [1] 同时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如果企业的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计划成本法方法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法,其首要问题是制定好一个合理的计划成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构成内容相一致为保持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可比性,以考核采购部门业绩,要求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口径一致,包括买价、运杂费和相关的税金等。计划成本法2、计划成本应尽可能接近实际虽然计划成本的高低可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对发生和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无影响,但如果计划成本脱离实际成本太多,则无法随时通过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考核采购部门的成果。所以在制定计划成本时,应尽可能使计划成本接近实际成本。可由企业的采购部门联合财会等有关部门参照同类存货以往实际成本,并根据物价涨幅等相关因素共同研究制定。当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发生重大差异时,应作调整。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