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白瓷猪
您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废品损失分为可修复废品损失和不可修复废品损失,根据题意,假设12万为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那账务处理如下:
1、成本转入废品损失
借:废品损失 12万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2万
2、残料入库,过失人赔偿
借:原材料(残料入库) 2万
其他应收款(过失人赔偿) 2万
贷:废品损失 4万
3、结转净损失
借: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 8万
贷:废品损失 8万
拓展资料:
废品损失是由于产生废品而发生的损失。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残料和应收赔款后的损失。
废品损失不可单独核算,直接通过“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和”原材料“、”其他应收款”等科目体现。
关于会计的有关问题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到您,欢迎您与我们联系共同探讨
周某某先生
废品损失涉及的会计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或制造费用等科目 营业外支出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包括: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坏账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债券投资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捐赠支出,赞助支出等。
好奇怪的样子哦
【导读】管理会计当然是管理职位了,需要对于公司财会事务做出决策,好的决策自然能有效改善企业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其作为初级会计实务重点之一,想要更好的发挥财会账务处理能力,就需要对于实务方面的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目前,2020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已经结束,我们对于考试考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作为2021年考生的复习参考依据,因为这些是初级会计考试的必考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变化,让考生们以更好的状态迎接2021年考试,今天给大家整理的是2020初级会计实务重点:管理会计,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一下吧。
一、产品成本归集和分配的基本原则
1.受益性原则
2.及时性原则
3.成本效益性原则
4.基础性原则
5.管理性原则
二、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1、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
制造企业发生的直接材料,能够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应当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否则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
制造企业外购燃料和动力的,应当根据实际耗用数量或合理的分配标准对燃料和动力费用进行归集分配,生产部门直接用于生产的燃料和动力,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生产部门间接用于生产的燃料和动力,计入制造费用。
在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原材料、燃料也可按照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费用比例进行分配。
材料、燃料、动力分配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
2、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直接进行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职工薪酬,按工时、产品产量、产值比例等方式进行合理分配。
如果单件工时定额比较准确,也可按照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
3、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1)直接分配法
特点: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优点:分配一次,计算简单
缺点:分配结果不准确
适用范围:适用于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
2)交互分配法
特点:辅助生产费用经过两次分配
优点:提高了分配的准确性
缺点:加大了工作量
3)计划成本分配法
特点: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都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车间与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费用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优点:便与考核和分析,利于分清经济责任
缺点:成本分配不够准确
适用范围:适用于辅助生产劳务或产品计划单位
4、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1)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或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或生产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2)制造费用计算公式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分配标准之和(如,产品生产工时总数或生产工人定额工时总数、生产工人工资总和、机器工时总数、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5、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1)废品损失的内容
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
【注意: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情形:经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以及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产品和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均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
a.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生产成本,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b. 可修复废品损失
2)停工损失核算
a. 正常停工(计入产品成本)
包括季节性停工、正常生产周期内的修理期间的停工、计划内减产停工等。
b. 非正常停工(计入当期损益)
包括原材料或工具等短缺停工、设备故障停工、电力中断停工、自然灾害停工等。
关于2020初级会计实务重点:管理会计,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这是实务的必考考点,希望准备2021年考试的大家能够关注起来,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一点,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虽然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必要的学习计划一定要做好,并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加油!
星不所在
废品损失是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废品所形成的报废损失和修复费用。报废损失是指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废品残料价值后的净损失;修复费用是指可修复废品在返修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用以及分摊的制造费用。 一、废品损失核算方法及缺陷 目前,在我国会计实际工作中,废品按废损程度和在经济上是否具有修复价值,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一般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有三种核算方法: 一是不设任何级别废品损失科目,将与废品损失有关的费用直接计入正品,由正品负担。这种方法适合于小型企业或废品少的企业,该方法简便但不能区分正品与废品的成本; 二是设置“生产成本——废品损失”科目核算;该方法适用于经常发生废品损失且损失数额较大的企业; 三是单独设置“废品损失”科目,并在此科目下再设置“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两个明细科目,分别核算不同类别的废品损失。借方归集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贷方核算废品的残料回收价值和应收责任人赔款,期末废品损失账户余额转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在这种情况下,废品损失也由正品负担。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废损数额较大的企业。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行各种核算方法下,不论是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还是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也不论废品损失正常与否,最终均计人产品成本,即由正品负担。这样的处理在实践中便于操作,对于小企业或者废品不经常发生的企业适用,但对于废品经常发生的企业存在一定不足。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九条规定: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以及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不计人存货成本,而应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我国目前三种核算方法都将所有成本计入存货成本,并未区分正常消耗和非正常消耗,且不利于经济管理。 二、西方废品损失核算方法 西方将废品损失分为正常废品和非正常废品。将正常的废品损失作为产品成本处理,而将非正常的废品损失作为期间成本处理,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在出现正常的废品损失情况下,有两种计算产品单位成本的方法。 一是正品承担法:产品单位成本=应分担的成本总额(开工产量-废品数量)。 二是废品分配法:产品单位成本=应分担的成本总额(正品数量+废品数量)。另外,在出现非正常废品的情况下,将废品损失记入“产品成本损失”账户,该账户作为本期费用处理,并列入收益表中的费用项目。 由此可见,西方废品损失核算方法可以弥补我国核算方法的不足,并且与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一致。但该方法核算比较繁琐且不便于区分正常损失和非正常损失。 三、改进建议 通过对比中西方废品损失核算方法,笔者提出改进建议。 (1)对于进行简单会计核算的不经常发生废品损失的企业,可以按照前面介绍的我国现行方法的第一种方法,不单独设置废品损失科目,直接进行核算,并由正品承担其损失,这样便于会计核算且不会对产品成本产生很大影响。 (2)对于经常发生废品损失的企业可以单独设置“废品损失”一级科目,并在该科目下设置“正常废品损失”和“非正常废品损失”两个二级科目进行核算。为方便核算可修复废品的追加费用,可在两个二级科目下再分别设置“可修复费用”和“不可修复费用”三级科目。 “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科目用来归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可控制的正常废品损失。发生废品时,可修复的正常废品损失,借记“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可修复费用”科目,不可修复的正常废品损失,借记“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不可修复费用”科目,统一贷记“生产成本”科目。 可修复正常废品继续追加修复费用时,借记“原材料”、“直接人工”等,贷记“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可修复费用”科目。 残料回收入库时,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科目。 结转三级科目。借记“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可修复费用”和“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不可修复费用”科目,贷记“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 结转废品净损失时,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科目。“废品损失——啡正常废品损失”科目用来归集正常生产条件下不应该产生的非正常废品损失。 非正常废品损失不可计入产品成本,扣除由责任人应承担的赔款,其他损失全部计人期间费用。 发生废品时,可修复的正常废品损失,借记“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可修复费用”科目,不可修复的正常废品损失,借记“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不可修复费用”科目,统一贷记“生产成本”科目。可修复正常废品继续追加修复费用时,借记“原材料”、“直接人工”等贷记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可修复费用科目。 残料回收入库时,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科目。 结转三级科目。借记“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可修复费用”和“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不可修复费用”科目,贷记“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 期末根据废品发生的原因找出相关责任人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其他应收款”科目等。余额作为“产品成本损失”项目增列在利润表中。 废品损失核算方法及缺陷、西方废品损失核算方法,都可以通过这些知识了解到具体的账务处理。 君合信服务机构本着“立足深圳,服务全国”理念,全力打造财税法一站式服务平台。深圳市君合信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客户解决深圳代理记账、业务流程外包服务、财务外包服务、管理咨询等专业问题。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