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gdaxiang
谓会计的恒等式,也有人称之为会计方程、会计平衡公式。它表现了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会计方法的出发点和基础。会计恒等式体现了三种数量关系一.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资本的运动采取了两种的形态:相对静止状态和显著变动状态。当资本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涉及三个重要概念:1.资产2.负债3.所有者权益这三个会计要素在一定时点的数量关系。一个企业有多少的资产,也就一定要有其相应的来源;反之,有多少来源也就必然要表现为多少的资产。在某一时点就具有下列公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把第(l)式进行移项,就得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净资产………(2)该等式是会计记帐、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矗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二.收入、费用与利润当资本处于显著变动状态时,涉及三个重要概念:这三个要素在一定期间(注意:不是时点),就形成了下列公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收入-费用=利润三.会计六个要素的综合资本运动的静态与动态是一种辩证的统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数量关系存在着一种内在有机的联系,即可以综合。它们的综合反映是:资产+(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分配前) 0 4 吴寻雪璩纯2020-04-03 TA获得超过2.9万个赞关注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会计等式(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该等
stella1135
会计期初(静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初)假定:会计初期资产为100万,负债为30万,所有者权益为70万会计期间(扩展): 生产经营会导致收入和费用的产生,假定此时收入为40万,费用为20万,此时资产增加(也就是收入比花销多),资产多 的数据为(收入-费用),此时资金等式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期间,还没有结帐)例:100万(原资产)+20万(新资产)=30万(负债)+70万(所有者权益)+[40万(收入)-20万(费用)]如果期末结帐后,此时的“收入”和“费用”都结转到“利润”,此时利润为20万。此时的资金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期间,且结转帐后)例中:100万(原资产)+20万(新资产)=30万(负债)+70万(所有者权益)+20万(利润)经营末期(静态): 对会计期间的利润进行会计处理即对进行利润分配,原先的利润转入“所有者权益”里,此时“利润 ” 不存在,从而又变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末)例中:100万(原资产)+20万(新资产)=30万(负债)+100万(所有者权益:原70万+新增加的)+20万)会计期间会计公式小结:(1)会计期初: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会计期间: 第一种情况:期间没结帐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第二种情况:期间已结帐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3)会计期末: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