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17

牛头梗小城堡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怎么入账报销费用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herry6151123

已采纳

取得费用报销单的账务处理有:

例如行政部购买办公用品,填写了费用报销单,经相关部门负责人批准签字同意后,会计根据费用报销单和发票进行入账,会计分录是: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如果是一般纳税人企业,取得增值税专 用发票可以进行进项税抵扣。

贷:银行存款等

扩展资料:

差旅费核算的内容:用于出差旅途中的 费用支出,包括购买车、船、火车、飞机的票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及其他方面的支出。

外单位人员提供无偿劳务,或虽是有偿劳务但是合同并未约定差旅费,而是企业志愿承担或报销了住宿、交通费的,可以视为业务招待费进行税前扣除。

初级会计怎么入账报销费用

214 评论(13)

我们的季节

管理费用的主要会计处理有:

1、支付管理费用,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2、摊销管理费用,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贷:无形资产/坏账准备等

3、结转管理费用,会计分录为: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企业直接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商品进价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

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应当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进货费用、销售费用等,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扩展资料:

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二是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企业发生费用的形式是,由于资产流出企业、资产损耗或负债增加而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但有例外,例如企业所有者抽回投资或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虽然会引起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并使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不属于企业发生费用的经济业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费用

145 评论(14)

Cupnightsky

企业员工报销时,具体账务处理如下:1、企业员工报销前预借款项的,分录为:(1)预借款项时:借:其他应收款——XX(员工),贷:银行存款。(2)员工凭发票进行报销的,应根据报销费用归属部门计入对应科目。报销金额大于预借金额时,将多余部分支付给员工,分录为:借:管理费用等(根据报销费用归属部门计入对应科目),贷:其他应收款——XX(员工),银行存款。(3)当报销金额小于预借金额时,收取员工剩余预借款,分录为:借: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贷:其他应收款——XX(员工)。2、企业员工不预借款项,直接凭发票进行报销的:借:管理费用等(根据报销费用归属部门计入对应科目),贷:银行存款。拓展资料一、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帐户前,通过记帐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帐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帐符号,有关帐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二、格式1、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2、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147 评论(12)

sally7juicy

报销办公费用的会计分录:根据报销部门不同计入不同的会计科目。管理部门报销:借:管理费用-办公费,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销售部门报销:借:销售费用-办公费,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车间管理部门报销:借:制造费用-办公费,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318 评论(8)

食尚峰汇

报销费用会计分录:根据报销费用的部门不同,计入不同的会计科目,借:管理费用,借:销售费用,借:制造费用等,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一般纳税人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一定会计期间会计主体经济利益的减少,是损益表要素之一。

9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