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然回首千百度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导会计实践的基础。财务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应用理论和会计环境理论三个方面,就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会计方法、会计实践、会计检验、会计环境等会计理论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财务会计理论、会计实践以及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相互结合奠定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
葉落罒無痕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所需要到达的目的,会计主要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是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两大主流观点。
“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财务会计应以提供反映经营业绩的信息为重心,且在反映财务信息时主要强调客观性和可靠性。“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了向财务会计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的信息,因此,财务会计应以提供反映企业现金流动的信息为重心,且在反映财务信息时主要强调相关性和有用性。显然,考察财务会计的目标必须与具体的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相适应。在资本时常不大发达的情况下,”受托责任观“比较切合实际,它能使企业的会计行为与其经济行为一致。而在资本市场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决策有用“观显得更为科学,它促使财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产生质的飞跃。
当然,这两种观点实际上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相互融合更有利于全面科学地认识一般会计的目标。譬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发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对上述两种观点作了综合性描述:1)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2)财务报表还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对交付给它的资源的受托管理责任回经营责任的成果。使用者之所以评估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管理工作,是为了能够做出经济决策。例如,是保持还是卖出其对企业的投资,是续聘还是更换管理者等。
不是我的白云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称财务会计概念结构(Conceptual Framework of Finacial Acconunting,CF)专门术语最早出现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76年12月2日公布的《关于企业财务报表目标的暂行结论》、《财务会计和报告概念结构: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和《概念框架研究项目的范围与涵义》等三个文件中。就西方会计学界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当属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从事得最早,也最具有代表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6年提出的名为“概念框架研究项目的范围与涵义”(SCOPEANDIMPLICATIDNSOFCONCEPTUALFRAMEWORKPROJECT)的研究计划中指出,概念框架是由目标及相关的基本概念组成的逻辑严密的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1)确认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目标。(2)对财务报表要素作出定义。(3)评估财务会计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4)解决如何对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5)分析某些重大财务会计问题。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