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剔的嘴
信用风险(Credit Risk)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妮裳风云
会计主体自身的信用问题,会直接影响持有者对该金融负债的信心。具体来说,当公司主体信用风险下降时,信用风险下降意味着公司主体违约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其发行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将会升高,由于金融负债价值上升,就意味着公司有可能需要以较高的代价清偿该项金融负债,因此确认了一笔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本来公司主体信用风险下降是正面的经济事实,但是却在会计上确认一笔负面的账面损失;相反当公司主体信用风险上升时,由于公司主体违约的可能性加大,因此其发行在外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将会降低,这就意味着公司有可能仅以较小的代价即可清偿该项金融负债,因此确认了一笔公允价值变动的收益,公司主体信用风险上升是一项负面的经济事实,但是由此却在会计处理上确认了一笔正面的账面收益。这种效应会影响非专业投资者的决策,因为公司有信用则负债上升,公司没信用反而成本降低,这会极大地误导投资决策。举个例子,你花钱买了我的债券,现在因为我企业经营良好,信用也比较好,导致持有我的债券的风险降低,于是该笔债券价值上升,那么进而相当于我要花更高的代价来应付这笔债务。反之亦然。学术界研究认为,最好不要把这种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记录在当期财报中,这样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在金融负债处置之前,应暂记在“其他综合收益”中列报,这样更为妥当。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