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36

panrongdong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要不要先考中级会计师再考注会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南子zzz

已采纳

注册会计师与中级职称没有关系,可以直接报名注册会计师,一个是职称一个是执业证书。免考科目是没有的。

要不要先考中级会计师再考注会

252 评论(12)

有心便是海

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可以同时备考。详情推荐咨询优路教育,优路教育有着完备的服务的体系,值得选择。【点击在线咨询问题】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有关联性。就专业知识来说,注会比中级更高一层次的学习。对理论和实务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可以有一种执业的资格(注册会计师必须加入事务所,才能接受委托办理业务)。而中级是指一种职称资格,在事业、企业单位如果想拿到会计师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就先要取得这种资格,然后根据资格等级等其它情况,单位下聘书后执行相应工资标准;从考试角度分析,注会的会计、经济法、财管和中级的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注会和中级会计师两者考试时,侧重点肯定不同,备考方法上肯定要讲究一些不同的策略。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会计师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优路教育。教学质量是职业培训机构的立足之本,也是学员在接受培训时直观的感受,同时也是优路教育高度重视的方面。为提升教学质量,优路教育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夯实师资团队。优路教育前瞻性地组建了自有师资队伍,同时非常重视师资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师资培训体系,组织各类培训活动,致力于提升讲师团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131 评论(8)

追趕跑跳碰

这个需要根据不同人的情况而定,下面根据中级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不同特性和不同人群来分析下。 如果你是在校应届毕业大学生: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先考虑下报注册会计师(CPA),注册会计师(CPA)每年在10月份考试,今年提前到8月底,5年过6门科目,你可以先报一门或者两门考下。 如果你是刚毕业从事会计工作小几年的在业人员:建议你,先考中级会计师再考CPA。如果先考了中级会计师,那么接下来考注册会计在复习时就会有帮助,能更快地掌握住知识点,有利于注册会计师快速通过。 如果你是从事会计行业很多年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人:建议你,直接去考CPA。首先你的能力或许在多年的工作中已经体现地淋漓尽致了,你希望自己能提高一个层次并想快速晋升,CPA是非常好的选择。这个证书的含金量和认可度也是非常高的,当然考试难度也是有的,贵在坚持和努力吧! 对于想要考证的同学来说,一门好的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推荐子蚁会计蓝宝课,这个课程针对人群分别开设班次,课程很好用,讲课通俗易懂。教材有重点勾画,思维导图、记忆口诀等,干货多,便于学习理解记忆。 还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

113 评论(13)

向土豆要努力

中级会计是要有一定的岗位工作经验才可以参加考试的,能否通过中级考试,也是对个人工作经验和能力的一种考验,如果能够,在待遇和职位上会较大的调整,同时也为下一步参加考评高级会计师奠定了基础。注册会计师备考注会是会计行业含金量最高的一张证书,是会计行业的金字塔尖,是所有会计人心中的梦,能够考过注会就有可能进四大,那将是一种新的体验。一、从报考名条件来看中级除具备基本条件外,学历及从事专业工作还有如下要求(1)大专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2)本科学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3)双学士或研究生班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4)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5)取得博士学位。注会除具备基本条件外,学历要求为具有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学历或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应届毕业生可以报名)。二、从考试科目和时间来看中级考试科目是三门,分别为中级会计实务、中级经济法、财务管理,两年内通过三科。注会考试专业科目为六门,分别为会计、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税法、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五年内通过。专业科目全部通过后还有一个大综合。中级会计实务与会计在内容上有一定重合,会计是注会考试中三大难点科目之一,其知识点涵盖面广、要求掌握的很细,难度和深度都非常大,比中级会计实务的难度大2到3倍,并且会计还是备考审计的基础。中级经济法与经济法的侧不同,差不多一半一半,所以这两门在学习时需要的时间差不多,不可互相替代。财务成本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相同处最多,只是财务成本管理比财务管理多了一些新章节新内容,这科在学习上可以互相借力。三、从报名和考试时间来看中级职称报名为3月,考试时间为9月8号到9日;注会报名时4月分,考试时间为10月13号到14号。考试时间不冲突。那么,中级会计与注册会计师到底可不可以一起考呢?小编和您分析分析:1.中级报名条件较高,应届毕业生和工作年限不满者不能报名;而注会报名门槛较低。如果您具备中级报名条件那是可以同时报考中级和注会的。2.中级和注会如果想一块报考,需要合理安排考试科目,备考方案一:中级三门+注会会计或经济法或财管(保险);备考方案二:中级三门+注会财管或注会会计+注会经济法(冲一冲);备考方案三:中级三门+注会会计+注会财管+注会经济法(试一试)。3.考试时间不冲突,只是中间相差一个月的时间,需要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建议从高点开始学习,先学习注会的知识,搭建好注会的架构,积累了一定的题量,然后在7月初开始花上两个月的时间转战中级,比照中级与注会的目录,专攻不同处,再全面刷题。考完中级之后再回过头集中精力备战注会。4.如果有时间、有毅力可以同时报考中级和注会,如果不具备以上两点,建议正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先报考中级,在校学生可以报考注会。

314 评论(10)

吃吃吃吃吃Chen

两个可以一起考啊~中级是职称,考试科目还只有三科,考试年限是2年。只能考过初级才能考中级。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6科,专业阶段考试年限5年,综合没有考试年限要求,报考条件低,是我国公民,高等专科以上学历即可。两者备考的可行性:根注册会计师考试相比,中级会计职称的难度要低很多,中级侧重基础知识,注会强调知识的理解和复杂应用。

242 评论(15)

扶阿婆过马路

中级会计师是技术职称,考试难度中等,最长考试周期2年;注册会计师是执业资格,考试难度大,最长考试周期5年;上班族工作同时兼顾学习,很辛苦,但产出比还是要兼顾的。两种考试比较,相对中级会计师职称更容易考到。对应聘也是加分项。考中级的闲暇时可继续复习备考注会,一举两得。供参考。

225 评论(8)

刹那恍惚28

可以考注会的同时把中级会计师也考了,注会考试难度比中级难,注会复习好了,可以轻松过中级会计师考试

276 评论(14)

吃鱼的猫g

如果你现在在职的岗位是财务岗,而且工作时间也满足了报考条件,建议还是先考中级会计,因为报名需要单位开具相关工作证明,CPA虽然报名条件限制不多,但是证书更加偏向审计类工作,考试战线长,科目多,后面考也不着急,看你平时会看书,学习能力肯定不会差。 虽然中级会计是两年考3科,不过一年就搞定的人真的不少,你之前看过注会的书,它和中级会计也相通的知识板块,备考的时候可以再用个南文文核心800题的网课就行了,不然,就害怕在看完教材书以后,自己对基础知识学习的不够透彻,概念定义都好懂,公式分录也能死记硬背,可真的到应用做题环节,可能思路转变不过来。 所以要在日常的学习中就开始锻炼自己的应用能力,应试嘛,你也知道是什么意思,老师也会把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分析讲解的很清楚,然后由浅及深的上升到做题,好好跟着学,在学习吸收的同时,积累自己的做题经验,其实这个课程只要你学会七八成,考试及格问题根本不大。 我是一直觉得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一件事,不贪多,但求稳,考完中级继续想注会努力都不晚,加油嘞!

12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