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儿土土
沉没成本——那些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支出,如已经付出的金钱、时间、精力等都属于沉没成本。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女孩子明明知道自己的男朋友是渣男,却一直不肯放手。
因为,她舍不得付出了那么久的感情。
有的时候我们准备打车,结果等了半个小时还没有打到。
这个时候,你会选择去坐地铁,还是想继续等。
大多数人会觉得已经等了半个小时,放弃了太可惜,于是选择继续等。
结果,可能又等了半个小时,还是没有打到。
再比如,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一直想跳槽。
可是在初期的时候,总是想着再等等,等到转正,等到升职,或者等到合适的机会。
结果,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难以脱身。
当我们意识到“沉没成本”存在的时候,就需要摆脱它。
因为,已经付出的成本不仅给我们带来不了任何价值,反而会影响我们对当前决策的判断。
怎么做?
1.断舍离
断:决断,对“沉没成本”准确判断,然后当机立断。
舍:有舍才有得,敢于舍弃自己不喜欢物品,无论曾经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没用了就要舍弃。
离:远离琐碎事物,不要让它们浪费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更不要影响自己更长远的决策。
2.及时止损
止损”,也称“割肉”,当止则止。
为目标设定了一条红线,只要触碰到了这条红线,无论我们在一件事情上付出多少,都需要立刻做出改变。
我们常说的“股票要及时止损”。
3. 减法思维
我们在做决策时,不要考虑太多因素,只考虑最重要的因素,你会发现做出决策就容易多了。
魅力人生
沉没成本 会计学中的一个术语,是指已发生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比如不可收回的错误投资。沉没成本是历史成本,不会对未来造成影响,决策时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简单来说,沉没成本就是你在赌场输掉的钱,绝不能让输钱成为你继续赌下去的理由。
对于普通人,沉没成本很难在大脑中迅速清零,过去的投入常常会影响未来的行为,这就是 沉没成本谬误 。老人被骗后,连续多次给骗子汇款,就是这个原因。他不想接受自己被骗的事实,只要他一直汇款,骗子继续安慰他,之前汇过去的钱就不一定是损失。而一旦停止汇款,他的血汗钱就真的损失了。所以,骗子在骗100万之前,只要先骗到1万就可以了。
20世纪60年代,英法两国合作开发超音速客机——协和式飞机。在研发过程中,他们发现成本骤升,而且风险极大、前景不明,但如果放弃将血本无归。最终飞机研发出来却因为不适应市场而被淘汰,英法都蒙受巨大损失。因为这个经典案例,沉没成本谬误有时也被称为“协和谬误”。
心理学家认为 沉没成本谬误 源自于人的 损失厌恶 和 自我辩解 这两种心理动机。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对于损失的痛苦要大于得到获得的快乐,人天生对于损失更加敏感,为了避免损失,愿意付出更大的代价。我们去餐厅里吃饭,点完菜发现很难吃,但是因为已经花了钱,我们不想承认这个损失就会强迫自己多吃一些,这其实就是 花钱买罪受 。
”自我辩解“是一种防御机制。人是非常善于自我保护的动物,比如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或做事失败时,人总会找一些理由来为自己辩解、保护自己,防止自己出现不安或不快。常见的“自我辩解”有以下这些形式:
如果处理不当,“沉没成本谬误” 有时候常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甚至有人会因此倾家荡产。但如果善于运用,“沉没成本谬误” 的心理有时候也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工作学习提供助力。比如我有个朋友想学德语,但自己一直坚持得不好,后来他花大价钱报了一门德语外教课,由于钱已经付出去了,他不想承受浪费这笔钱的损失,最近强迫自己坚持了下来。
在孩子的学习上,“沉没成本谬误”也是很有用处的。比如如果孩子不爱学习,你只要好好辅导他一段时间,让孩子的某一门功课的成绩考到高分,让孩子享受到成绩好带来的各种好处,老师的偏爱,同学的尊重,各种赞扬和奖励。由于“沉没成本谬误”心理的作用,为了维持这种好处,孩子通常会自发努力的学习。
独角兽z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
W了然于心
如果这一年你是使用了这套家具,那就不算,物品都有折旧费,过手都会折价的。至于沉没成本,通俗讲,是一件事,你还没得到结果,但已经付出了一定的不可挽回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在半途。这时你就要算沉没成本,到底是就此放弃还是继续才划算。
hylandstar
所谓沉没成本就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收回的成本,而在现实中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在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之后过分迷恋沉没成本。继续原来的错误,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就好比一些女孩子爱上渣男之后,甚至因此而怀孕,觉得前期已经付出够多了,所以就勉强一下自己嫁了吧,结果婚后的生活更加的悲惨。很多时候,可能是我们不会注意到,生活中很容易就踩到成本这个大坑。
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沉没成本这个事情,你花了五块钱,买了一个坏的苹果,为了不浪费还是把他吃掉了,这样以来,不但损失了五块钱,而且还吃了一个坏掉的苹果体验很差,这五块钱就是沉没成本的代价。这样的事情在很多大学生的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比如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人跟我说我每年交的学费是多少,具体到每节课是多少,所以你逃一节课就损失多少钱,然后我就会说你看你交钱已经损失了,现在还要把时间也搭上,损失不是更大。
发展到现在沉没成本现在也成了电信诈骗的基础理论,一开始骗子让你少交一点钱,然后在多要一点,慢慢往后你就会觉得如果后面不交,前面交的钱就都白交了。所以就怀着侥幸的心里一再追加投入,到最后越陷越深。所以沉没成本还是很值得我们警惕的一件事情。
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在职场还是生活中,都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比如在职场,一个人能力不行,但是考虑到已经用了很久了也不忍心把他换掉,所以就一直用着,到最后却创下了大祸。而对我们个人,往往一个事情已经做了一大半了,但是没什么好的结果,就此停止吧,但是又觉得自己努力和很久。所以就很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