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牙的美食美刻
1、从理论上来说发生减值只影响应计折旧额但一般发生减值都伴随着折旧年限或者摊销年限的变更比如机械设备因为技术原因减值,那么用旧技术生产的产品一般也会成本过高、技术含量低或者其他原因而不适销,所以企业肯定会选择提前把该设备换掉,那么其预计使用年限也要减少2、提过减值准备的,比如固定资产,那么应计提折旧额=账面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9年1月1号开始执行的新税法关于增值税的条例规定,非常损失仅指因管理不善造成的部分,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已经不算非常损失了,其进项税不得从贷方转出,所以书上答案没错4、根据新的会计准则,领用自产产品的情况中,只有用于捐赠、在建工程和集体福利这三项是不确认为收入的,其他的视同销售行为都是确认收入的
阿满思密达
1.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后,在提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的话 还要从新计算预计使用寿命吗?为什么。(平均年限法,每年折旧额不都是固定不变的吗?平均年限法为什么也要从新计算预计使用寿命?那样的话折旧额不就不一样了吗。)答案:如果说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了,就说明在预计的以后年份里给企业带来的利益的流入就只有减值以后的金额,那么就一定要按照新的价值和新的使用寿命来计提折旧及摊销了。2.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或年数总和法提折旧,如果提过减值准备后,在提折旧的话 应该怎么计算? 提减值准备后 年限就变了。我一直迷糊这个问题。。答案:举个例子,如果一个设备,原价550万,使用5年,有50残值,采用年数总和法,一年以后发生减值,可收回金额是200,预计只能使用2年,残值不变50那么1年以后的账面价值是550-(550-50)/15*5=550-167=383但是可收回金额200计提减值准备383-200=183按照新的使用寿命2年,计提的折旧额(200-50)/3*2=100此时的账面价值383-183-100=1003.书上有一题:6.30日因自然灾害毁损材料50千克,材料购入支付增值税为2.38万。经保险公司核定赔偿10万,款项未收到,其余损失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处理。(前边算出来的加权平均单位是0.28万/kg)答案:分录是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50*0.28+2.38=14+2.38=16.38 贷:存货 14 应缴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38借:营业外支出 6.38 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1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50*0.28+2.38=14+2.38=16.38书上答案是: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14 贷:原材料14(0.28*50) 这一步分录我感觉有问题,后边还应该加个 贷:应交税费——增(进项税额转出)2.38。大家认为呢?4.为什么发放产品要确认收入,同时结转成本。而领用自产产品却不用确认收入?请问发放产品和领用产品什么情况下要确认收入。什么情况下 不确认,直接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增(销项税)。答案:按照规定自己生产的产品的话,只有离开企业菜肴确认收入,所以自己领用不用确认收入,但是需要结转增值税金但是如果是发给员工了,那就需要按照收入来确认,同事结转成本5.一般发放产品的时候 都要先确认成本费用。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为什么书上这题:职工食堂享受企业提供的补贴,领用自产产品一批,产品账面价值150,市场价格200 适用的消费税税率10%。 答案是直接 借:应付职工薪酬 204 贷:库存商品150 应交税费——增值(销)34 消费税20 ??? 不用先做一笔:借:管理费用 204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4 了吗??答案:你的这个分录是对的,只是书本上的分录是说领用的时候的分录,而你的是在说明结转到哪个分录,如果说按照完整性来看的话,你的分录加上书上的是正确的。6.为什么职工食堂领用原材料,不用确认收入 直接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进项税额转出。答:职工食堂领用原材料,东西没有出去,说以还是不需要结转成本,但是需要结转增值税,如果说这个原材料捐赠了,那么就需要结转收入。7.可供分配利润中的 其他转入 具体包括什么?包括盈余公积补亏?借:其他转入?具体是什么问题?8.税后利润补亏 需要做分录吗? 实现利润分录是: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吗?借:不需要做分录,利润不亏是说的是在算企业所得税的时候,可以调整应纳税所得额。9.出售原材料损失,影响什么? 是不是 主营业务成本大于收入就是出售损失?答案:出售原材料应该计入到“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对,成本大于收入就是损失。10.销售商品:售价100,税17,成本65。已于去年预收60,其余款项尚未结清。为什么分录是: 借:预收账款 117,而不是 借:预收账款60 应收账款57。 是不是都一样? 编资产负债表 数字也是一样的??答案:是这样的,在做分录的时候,如果刚开始核算的时候用的是“预收账款”,那么就需要把所有的相关分录都通过“预收货款”来核算,不能说一会用这个,一会用那个。实际工作你可以用“应收”,但是考试“预收账款”。11.跟上边一题有点相似了,自然灾害毁损材料,实际成本100万,进项税额17万,该材料未提减值准备,尚未批准。 为什么分录是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100 贷:原材料100 而不用把进项税做 进项税额转出处理??答案:我的记忆里面也是觉得应该是做一个分路把应缴税费/增值税/进项税转出,不太清楚了。12.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不一样吧? 存货跌价准备 最多全部金额转回,而坏账准备 可以一直冲,更可以有负数。【我表达不出来 = =。】借:因为应收账款的坏账时在月底可以补提的。所以坏账准备可以有贷方余额。13.有一个分录,借 应付账款 30 贷 营业外收入 30 如果应付账款有年初余额100。 那么编资产负债表的时候,这个分录中的 30 是抵消 ,记应付账款700? 还是直接记 预付账款 30 呢? 借:应付账款的余额是100-30=7014.税前会计利润 仅仅是单指“利润总额”吗? 不包括“营业利润”吧。借:你看一下利润表的结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附加-三项费用-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
北京陆少
【导读】时间过得真快,专业马上就要到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考的时间了,很多考生都已经在做好初会考试准备了,对于二次备考的考生,可以通过以下的习题练习,确定自己的复习方向,对于初次备考的考生,一定要在学习完一个知识点以后,认真进行对应知识点的练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2021年初级会计实务不定项选择题练习,下面就一起来进行做一下初级会计实务习题。
1.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记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的有( )。
A.前期提供芳务未收款,本期收款
B.本期销售商品一批,尚未收款
C.本期耗用的水电表,尚未支付
D.预付下一年的报刊费
2.某股份有限公司某年10月份收到9月份赊销商品的货款120000元,10月份销售商品货款总计240000元,实际收到180000元,余款暂未收到;10月份预收11月份销售商品的货款90000元。该公司采用权责发生制,则10月份实现的商品销售收入( )元(假设不考虑增值税)。
A.390000
B.90000
C.240000
D.180000
3.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基础的是( )。
A.权责发生制
B.收付实现制
C.永续盘存制
D.实地盘点制
4.在会计核算中,及时性原则是指( )。
A.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B.及时处理会计信息
C.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D.及时调整会计政策
5.在会计核算上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进备,其所具体运用的会计原则是( )。
A.权责发生制原则
B.谨慎性原则
C.配比原则
D.清晰性原则
下面是答案,做完之后才能看哦~
1.答案:BC
【解析】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确认。
2.答案:C
【解析】权责发生制下,当期发生的业务,无论款项是否收到,均应确认为当期收入。该题当中9月份赊销商品,11月份销售商品,均不属于10月份发生的业务,即便是在10月份收到了货款,也不能够确认在10月份;10月份销售商品,虽然货款只收到了一部分,但是仍属于是10月份发生的业务,所以10月份实现的商品销售收入是240000元。
3.答案:A
【解析】会计基础有两种:一种是权责发生制,适用于企业;另一种是收付实现制,适用于政府会计中的预算会计。故选A。
4.答案:ABC
【解析】在会计核算中坚持及时性原则是收集会计信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和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5.答案:B
【解析】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不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但如果有合理的基础可以估计的,应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所以答案为B选项
以上就是2021年初级会计实务不定项选择题练习,下面还给大家准备了答案,希望大家做完后进行对照,学会总结,把错题最好整理成一个错题本,同时也要清楚初级会计考试的题型有哪些,并进行对应的习题练习,加油!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