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老头11
谈谈管理会计发展问题与对策
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未来想要可持续发展都需要管理会计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企业能够提高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是企业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成效的重要一点。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中越来越受重视,同时管理会计对于企业的经营效益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管理会计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现如今有了比较好的发展,但是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企业和国家能积极的采取合适的对策。本文浅析了我国管理会计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管理会计;重要性;对策
1管理会计概述
对于管理会计的定义,不同的研究学者给过不同的定义,管理会计师协会对管理会计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一种包含了制定管理决策、计划和绩效的管理系统,并且在财务报告披露中提供专业意见,辅助组织战略制定和完善的一种职业。”管理会计以使企业的综合收益得到增长为主要目的,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措施,将发生的各种会计资料及其他财务资料加工和整理,得到更加正确的决策,在企业客观的条件下可得利益最大,使企业管理人员能更加正确的控制经济活动。在如今的企业中,管理会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管理会计离不开的内容是创造和维护价值,在任何情况下要综合考虑这两方面,并将其有机结合,不可避免的要运用一些工具及与管理会计有关的知识,有效的解决企业的问题,促进企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及健全,企业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及发展空间。相应的,国内竞争压力和国际竞争压力也在不断扩大,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产下来甚至取得优势,那便要积极地完善自己的管理体制,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那么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部分的管理会计,若能够有效的运用实施,对企业的竞争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能够加强企业的'发展基础,使得企业在初期健康发展。同时,从整体来说,完善管理会计,利于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环境。
3管理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不健全
管理会计是一项专业的有关财务管理会计的学科,拥有自己专门的理论体系,所以企业只有健全自身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并与实践不断融合,才能使得管理会计在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目前国内研究管理会计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积累的有关于实践中发现的教训和经验,并运用这些经验对理论的正确性同步进行验证;即使在努力研究管理会计的实践情况,但研究局限于一些特殊案例和一些的特定行业,这严重阻碍到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二是充分学习西方发达地区国家关于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用以引导国内企业的理论应用过程。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就是翻译外国文献以及研究某些介绍类规范,没有形成一个有自己特色的会计理论框架。
3.2企业未充分认识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在应用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企业未充分认识管理会计。不占少数的企业高层认为管理会计仅仅是会计的一类,只是管理企业财务的收入支出,很少意识到到管理会计对于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以及整体的管理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即使有些企业意识到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但却没有专门设立一个管理会计机构,这导致了管理会计从业人员大多为都是非专业人员,由其他的会计人员来担任。这也导致了当前企业会计相关的从业人员不管是专业素养或是职业操守,都严重不足,造成管理会计未能真正发挥效果。
3.3管理会计的发展环境较差
一个人需要良好的环境来发展,要想使管理会计能够有效的应用,也同样需要良好的环境作为基础。但是,我国的各种经济体制仍然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存在各种还未解决的问题。存在冲突需要法律时,在实施过程中,却有着很多法律不完善的问题。与此同时,权力未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控制,这样就很容易发生政治权力干扰市场的情况。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较差,是当前管理会计在发展中较大的问题。
4如何加强管理会计的发展
4.1健全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
对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健全,我国可能会尽量的学习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但是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背景以及文化环境等等,因此,建立健全理论体系时,需要密切的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结合我国的国情科学的改造我国的会计理论体系,使得管理会计更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要做到在实践中,对理论体系进行检验,并不断完善和改进,制定出更为合理的管理会计框架。推广管理会计是一项十分漫长的过程,一定不能盲目,需要充分的结合我国的国情,不断的完善,从而在企业发展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4.2提高对企业的重视程度
企业能够提高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是企业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成效的重要一点。企业需要设置一个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该部门能够拥有一定的权利,能够积极地培养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对管理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进而能够建设出高素质的队伍,能够满足管理会计平时的工作需求,不断地推动管理会计的深化。
5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未来想要可持续发展都需要管理会计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但是管理会计即使已经发展了很久,却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企业和社会需要积极地采取适合的对策,积极增强企业领导层对于管理会计的整体认识,健全管理会计的体系、优化管理会计的环境等等,这能为企业的长期的一个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建设能够提高的前提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军.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19-22.
[2]张小兰.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5,(2):159,161.
司令来拉
艰难的使命从理论研究方面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主要属于规范研究。不同成本服务于不同目的这一指导思想和新古典经济学(如信息经济学、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的引人,为规范研究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领域。七十年代以来,一大批学者使用经验分析和模拟方法对简单和复杂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发现简单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有时可能是对信息成本效益的最佳反应,从而证实了管理会计实务使用常规技术方法的合理性 (如投资回收期法在企业投资决策中使用最为广泛,而折现的现金流量法使用却不多)。这导致了管理会计研究人员开始注重解释观察到的管理会计实践,管理会计实证研究的倾向开始抬头。当代管理会计研究人员使用作业研究、概率论、统计、经济学理论中的定量技术作为分析工具,主要在简化的生产环境中研究复杂的信息和订约问题,而对真实的生产环境中管理的信息需要的研究则不多。在新制造环境下,管理现代化的实践和发展,早已领先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由于企业对环境变迁的反应除了引进新的组织形式和产品生产技术之外,也可能引进新的管理会计系统;管理会计研究人员还应深入企业组织现场进行实地研究来归纳和总结这些新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实地研究的倡导者针对实际作业或过程,通过直接观察和访谈等方法,获取研究数据,从而能够得到真实和精确的研究结果。正是由于实地研究的直接目的在于弥补理论和实践的间距,保证理论的创造性和指导实践的生命力,这种研究方法已成为当代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动向。从实务改进方向来看,新制造环境下,企业侧重于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控制系统,并以新观念和技术弥补传统技术方法之不足。发展和完善这种新观念和技术,正是成本管理会计今后改进的方向。然而,目前大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系统,仍然沿袭二十世纪早期以投资报酬率(R0I)指标为基础的管理控制系统,偏重短期财务业绩,而忽视长期和非财务量度的业绩表示。这种管理控制系统对经理人采取有效行为以增加企业实际的经济价值的激励能力,较之早期下降很多,甚至还会反向地激励经理人采取牺牲企业长远竞争能力的行为。我们注意到,由于全球范围内激烈的竞争,短期财务业绩的更大压力,机会主义行为的更大空间,职业经理在企业间的频繁更迭,以会计数字为基础的红利计划的广泛使用,导致企业经理进行财务、会计方面的盈余管理的情形十分普遍。靠非生产性、非增值性活动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最具破坏性的后果,可能就是影响企业的长期竞争地位。如减少产品和流程开发、质量改善、顾客联系、人力资源、技术更新等方面的支出后,企业从长期来看将处于不利的地位。而通货膨胀对ROI计量的扭曲,更使以ROI为基础的管理控制系统对增加企业经济价值的相关和有用性受到质疑。望采纳点赞。
英子888888
一是理论体系建设滞后。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由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技术方法远比财务会计复杂,又与其他管理学科理论交叉重复,国内学术界的主要工作仍集中在介绍和引进西方最新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上。但西方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基本上基于各国企业实践,相关理论与我国单位内部管理实际存在脱节现象,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尚未形成,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尚有较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二是实践处于自发无序状态。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仍然比较落后,企业向西方学习引进的重点在于技术、设备等方面,虽然也引进了先进管理模式,但结合我国实际的开拓创新不够,较多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另外,从国际上看,管理会计之所以在美、英等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管理会计协会等民间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民间组织通过发布管理会计研究报告、建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用案例示范等方面,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市场对管理会计的认可和关注。我国单位运用管理会计大多是自发而为,尚未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人才资格认证制度和评价体系对管理会计进行规范化管理,也没有专门的行业协会推动其发展,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发展。三是人才匮乏。会计人才作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是国家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虽然是一个会计人才大国,但还不是会计人才强国,高端会计人才相对缺乏,通晓中外会计规则和财经法规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长期以来,单位管理者对管理会计重视不足,财务人员的工作重点始终在财务会计方面,局限于记账、报账,不能较好地为单位管理高层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的各种财务与管理信息,财务人员对决策者的信息要求不了解,对非财务信息的掌握不充分,不利于管理会计人才的成长。大部分科研院校的会计专业主要侧重于财务会计领域,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尚未完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量比较薄弱。四是信息化支撑不足。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仍处于低水平状态,会计核算效率较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亟待完善。目前,国内企业采用的会计软件仅有部分管理功能,即便如此,大部分企业也只应用了会计软件中的核算功能,系统资源浪费严重。同时,由于各单位战略、投资、价值、绩效千差万别,管理会计的应用小同大异,因此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花费较大、人才培养难度较高,单位对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主动性不强。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