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9

腾瑞水暖卫浴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合并分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飞天小杨杨

已采纳

合并日A公司的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216 000(240 000* 90%)贷:股本 49 5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66 500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A公司的处理(1)借:股本 50 000资本公积 40 000盈余公积 147 000未分配利润 3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216 000少数股东权益 24 000(2)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35 000贷:盈余公积—B公司 132 300(147 000*90%)未分配利润—B公司 2 700(3 000*90%)

会计合并分录

222 评论(9)

sunyang625

同意kitten118的说法,会计就干记录的事了,设立的帐户就是用来记录业务的,如果某项业务涉及某个帐户但不记录,会计信息就无从谈起。

82 评论(13)

fomeca刘勇

合并日A公司的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216 000(240 000* 90%)贷:股本 49 5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66 500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A公司的处理(1)借:股本 50 000资本公积 40 000盈余公积 147 000未分配利润 3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216 000少数股东权益 24 000(2)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35 000贷:盈余公积—B公司 132 300(147 000*90%)未分配利润—B公司 2 700(3 000*90%)拓展资料抵销分录(elimination entry)。合并会计报表的抵销分录指的是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对于相关应该抵销的项目进行的调整分录。合并抵消是指母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将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有关项目的影响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影响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进行抵消。母公司在合并抵消时所编制的会计分录称之为合并抵消分录。合并抵消分录的编制目的和作用是为了消除内部交易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有关项目的影响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影响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使内部交易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的反映与在合并财务报表的反映一致,但这种一致性仅仅是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抵消项目主要有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母子公司之间内部往来项目、存货中未实现利润项目、固定资产项目、无形资产项目和盈余公积项目;合并利润与利润分配表的抵消项目主要有内部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内部投资收益项目、管理费用项目和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等。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主要功能是为了真实、公允地反映母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变动情况。涉及内容1、将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各项目进行抵消;2、将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的利润分配各项目进行抵消;3、调整抵消盈余公积和提取的盈余公积;4、集团公司内部存货交易的抵消;5、集团公司内部债权债务的抵消;6、集团公司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消。

344 评论(8)

绝色经典

是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的话, 1.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调整分录)。 (1)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对于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如果不存在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情况,则不需要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2)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对于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除了存在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外,还应当根据母公司为该子公司设置的备查簿的记录,以记录的该子公司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通过编制调整分录,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以使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反映为在购买日公允价值基础上确定的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在本期资产负债表日的金额。 第一年 ①将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 贷:资本公积 ; ②计提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 借:管理费用 ,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 第二年 ,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资本公积,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 , 借:管理费用,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 2.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调整分录),按照权益法调整为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编制的调整分录为: (1)第一年,①对于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借:提取盈余公积 , 贷:盈余公积,按照应承担子公司当期发生的亏损份额,做相反分录。 对于第2笔调整盈余公积的分录,教材上没有提及,但在连续编制的情况下,教材中调整了盈余公积,因此在当年应该也是要调整的。 ②对于当期子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 借:投资收益 , 贷:长期股权投资, 借:盈余公积, 贷:提取盈余公积 ; ③对于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按母公司应享有或应承担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2)第二年, ①对于应享有子公司上期实现净利润及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盈余公积-年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②对于当期子公司实现净利润、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母公司享有或承担的份额的处理与上年类似, ③对于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按母公司应享有或应承担的份额做与上年类似的处理。 3.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抵销的项目(抵销分录), (1)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借:实收资本(股本)(子公司) ,资本公积-年初(子公司)-本年(子公司) ,盈余公积-年初(子公司),-本年(子公司),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 ,商誉(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大于享有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少数股东持股比例),营业外收入(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小于享有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2)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前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销处理。,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的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未分配利润-年初(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当年提取的盈余公积),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子公司当年宣告股利),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 (3)内部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抵销, ①初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 ②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应付账款 , 贷: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 贷:资产减值损失或: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等的抵销,比照上述方法处理。对于其他内部债权债务项目的抵销,应当比照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相关规定处理。 (4)应付债券与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抵销。 借:应付债券(期末摊余成本)财务费用(借方差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投资收益(贷方差额) , 借:投资收益(期末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 贷:财务费用, 借:应付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应收利息 。 (5)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①当期内部购进商品的抵销处理。 借:营业收入 ,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 , 贷:存货 ,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 ②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收入 , 贷:营业成本 , 借:营业成本 , 贷:存货 ,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 贷:资产减值损失,或做相反的抵销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 贷:所得税费用。 (6)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①当期内部交易的管理用固定资产(假设销售方作为商品出售)的抵销处理。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固定资产-原价 ,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 贷:管理费用;当期内部交易的管理用固定资产(假设销售方作为固定资产出售)的抵销处理: 借:营业外收入 ,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 贷:管理费用。(拓展)当期内部交易的管理用无形资产(假设销售方作为无形资产出售)的抵销处理: 借:营业外收入, 贷:无形资产-原价,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贷:管理费用; ②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 贷:管理费用; ③内部交易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未满提前进行清理时的抵销处理。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贷:管理费用。

338 评论(11)

windy幸福快降临

这是最简单的内部利润抵消的问题。但是直接写分录可能还是不好理解,所以先讲一下。上期出售的货物在本期出售了70%,也就是说上期末没有出售,上期做合并报表时,在工作底稿中已经做了抵消分录了,但是抵消分录只体现在底稿中,不是真正做在账里,因此本期要先做上期的分录,但是要把利润换成“未分配利润——年初”。具体分录如下:1)借:未分配利润——年初2000贷:营业成本200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00(2000*25%)贷:未分配利润——年初500本期出售了70%借:营业成本600贷:存货600借:所得税350贷:递延所得税资产350假如在同一期间内的内部交易,而且当年就对外出售了70%,那么就是借:营业收入10000贷:营业成本10000借:营业成本600存货6002)借:营业收入20000贷:营业成本20000借:营业成本3000贷:存货300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750贷:所得税750完以上分录没有考虑存货跌价准备的问题。

84 评论(10)

美食家Kitty

一、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应对各子公司进行分类,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两类。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其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一致的情况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以有关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不需要进行调整;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不一致的情况下,则需要考虑重要性原则,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除应考虑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的差别外,需要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外,还应当根据母公司在购买日设置的备查簿中登记的该子公司有关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等的公允价值,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使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反映为在购买日公允价值基础上确定的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等在本期资产负债表日应有的金额。 调整分录(以固定资产购买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为例)如下: (1)投资当年 借:固定资产-原价(调增固定资产价值) 贷:资本公积 借:管理费用(当年应多提折旧)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应说明的是,本期合并财务报表中年初“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金额应与上期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期末“所有者权益”对应项目的金额一致,因此,上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涉及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项目的,在本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调整和抵销分录时均应用“股本-年初”、“资本公积-年初”和“盈余公积-年初”项目代替;对于上期编制调整和抵销分录时涉及利润表中的项目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未分配利润”栏目的项目,在本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时均应用“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代替。 借:固定资产-原价(调增固定资产价值) 贷:资本公积-年初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年初累计应多提折旧)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借:管理费用(当年应多提折旧)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二、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调整分录如下: 1、投资当年 (1)调整被投资单位盈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2)调整被投资单位亏损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3)调整被投资单位分派现金股利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4)调整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假定所有者权益增加)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本年 2、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1)调整以前年度被投资单位盈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调整被投资单位本年盈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3)调整被投资单位以前年度亏损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长期股权投资 (4)调整被投资单位本年亏损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5)调整被投资单位以前年度分派现金股利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长期股权投资 (6)调整被投资单位当年分派现金股利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7)调整子公司以前年度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假定所有者权益增加)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年初 (8)调整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假定所有者权益增加)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本年 需要说明的是,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也允许企业直接在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但是所生成的合并财务报表应当符合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相关规定。

17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