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帅老牛
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是不用计提摊销额的 只需要每年进行减值测试以及寿命测试。而你说的情况 其实是两种情况 在年底对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发现确实发生了减值 那么就计提减值准备 确认减值损失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第二个方面 是说年底的所得税调整的问题了 其实 税法规定了时间摊销 那只是税法规定的 很多时候会计制度和税法是有冲突的 所以才会有年底所得税的纳税调整 才会产生现在的可抵扣所得税差异或者应纳税所得税差异 最后产生 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递延所得税负债 (无形资产摊销产生的所得税差异一般都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中)比如 年底进行所得税纳税调整的时候 税法规定今年的摊销额为 10000 而这个无形资产的寿命不确定 但是今年确定他发生减值了 减值损失为 20000 但是税法是不承认减值的除非发生了真正的亏损 所以在计算应纳所得税的时候只能按照税法的10000*25%的来计算 这个时候就产生了 10000*25%的差异留到明年去冲减 这个就是明年可以抵扣的差异 就是可抵扣所得税差异 就进入了 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中去了 但是 你无形资产的账目还是按照原来的来做啊 。所以说 税法的计税基础 就是原来的账面 -税法规定的摊销额
我就叫小猪
1、中级会计师在会计行业都有用。
2、在需要资质年检的单位,如建筑、工程等行业更吃香
3、在其他企业也是有用的,毕竟反应了一个人的能力,在会计师事务所的用途要稍微低一点,因为会计师事务所除了助理外基本是注会多一点。
1、行业要求提高
根据各大企业的招聘信息来看,企业对一些岗位提出“持有中级会计职称”这个要求,主要原因是根据《会计法》,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认为:只有持有中级职称或其他更高级别证书的财务人,才有胜任这些岗位的专业能力。
2、一些会计岗位必须要有中级职称
总账会计:需要负责财务部的全盘会计套账。要具备费用会计、结算会计、往来会计、成本会计、预算会计与存货会计这些岗位所需的能力。
会计主管:财务部中会计核算团队的主管,其主要职责是根据财务制度研究、布置、检查、总结各项财务会计工作,也要编制资金筹集与使用计划,提出财务报告。
财务经理:是仅次于财务总监的管理者。该岗位的职责包括:负责财务部的日常管理、制定并完善企业财务制度与流程;编制并组织实施财务预算报告、管理资金与资产。
每个岗位的职责内容的复杂性,导致在招聘会计核心或者管理岗位时候,具备中级会计师者优先,是很多企业必须要注明的!
3、中级证书和经验能力相结合优势才会更大
很多人认为“会计越老越吃香”,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招聘这些职位较高的会计人时,HR实际上是希望找到能够为公司解决问题的“老会计”。对,不是“老”就够了。财务部是公司里重要的战略部门,HR对于其管理人员的招聘一定会慎之又慎,所以希望用高薪吸引来能够担此重任的会计人才。
总结了一下:最终决定薪资的,有能力因素,但是中级证书也是不可或缺的。
pinkyoyo0403
报考中级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可要抓紧时间复习啦!下面梳理了中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知识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基础知识
(一)不计提折旧的两种固定资产:
1、已经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固定资产——土地,这个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期限的确定:
1、确定租赁期满企业取得所有权,按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2、租赁期满固定资产归还出租方,按租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中较短者计提折旧。
(三)特殊情况下的固定资产:
1、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停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为已经转入在建工程,不再属于固定资产);
2、不需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3、因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折旧之双倍余额递减法
(一)折旧期从年初开始
1、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不考虑残值)
2、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已提折旧-残值)/2
(二)折旧期从年中开始(分段计提,折旧第二年要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的方法提满)
1、第一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月数/12
2、第二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上年剩余月数/12+(固定资产期初净值-上年全年折旧)*2/使用年限*本年剩余月数/12
3、以此类推
4、最后两年的折旧额会涉及3个年份,计算时考虑残值,变为直线法。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
(一)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年折旧率
(二)举例说明: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总和
1、折旧年限3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3/(1+2+3)=3/6,第二年为2/6,第三年为1/6.
2、折旧年限为5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5/(1+2+3+4+5)=5/15,第二年4/15,第三年3/15,第四年为2/15,第五年为1/15
注意:如果折旧期是从年中开始,也要分段计提,第二年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折旧率补足,再按当年折旧率计算当年余下月数的折旧。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