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97

candys0814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后方交会计算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沈阳宜家装饰

已采纳

1、平面部分精度计算,边角后方交会法测量测站点的精度估算公式为:{[1+(sin2β)/(K2-sin2β)]m2s+[1+(cos2β)/(K2-sin2β)] 2(s2m2β/ρ2)}=±2.3mm<±(5~7)mm其中:Mp JK01为测站点JK01的点位中误差,单位为mmβ=27”06”11.4722”K=363.9389273/363.9341726=1.000013065ms=0.0012855mS=652.166462Mβ=0.0392ρ=206265” 由于规范标准主要以点位中误差来稀量平面控制网的精度,因此,通过上式的计算结果与规范规定的相应控制网等级相比照,得出计算结果的中误差达到二等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2、控制网中导线点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 Mp JK03=±√{m2s+[smp/ρ]2} =±2.4mm< 其中:Mp JK03为测站点JK01的点位中误差,单位为mm ms为测距中误差ms=0.002m S测距边边长(平距)S =652.166462 Mβ=2” ρ=206265” Mp JK01与Mp JK03的值均在二等平面控制网点的点位中误差限差要求;±(5~7)mm的范围内,所以平面控制网精度达到二等的精度。 3、高程部分精度分析: 对向观测高差较差: (表一) 方向直觇高差(m)反觇高差(m)差值(mm)三等限差±35√s(mm)SN02至JK01-47.640347.6327287.57±28.3JK01至JK04-11.56546111.5584047.06±23.48JK04至JK03-1.0837751.0801183.66±12.78JK03至JK0212.017591-12.016191.40±20.87JK02至SN0248.254082-48.271076-16.99±29.15环线闭合差Mh=h1+h2+h3+h4=-0.923 环线闭合差限差:Mh容= =±18.13mm 则 Mh上述所有对向观测高差较差均在三等高程控制网(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测量)对向观测高差较差的限差要求:±35√Smm的范围内,环线闭合差值也在三等高程控制网(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测量)环线闭合差的限差要求:±12√Lmm范围内,所以高程控制精度达到三等精度。 仅在待定点上设站,向三个已知控制点观测两个水平夹角a、b,从而计算待定点的坐标,称为后方交会。交会测量是加密控制点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在数个已知控制点上设站,分别向待定点观测方向或距离,也可以在待定点上设站向数个已知控制点观测方向或距离,而后计算待定点的坐标。常用的交会测量方法有前方交会、后方交会、侧边交会和自由设站法。后方交会法首先出现于测绘地形图工作中,测量上称为“三点题”,是用图解法作为加密图根点之用。后来随着解析发公式法的出现,在工程建设控制测量中也经常被采用。比如隧道工程控制网往往由于隧道开工前测设完成,而洞口土石方施工完毕后,需补设洞口投点,以便控制隧道轴线,测设投点就要用到后方交会法;深水桥墩放样测量中的墩心定位也可以应用此法,还可用来测定施工控制导线的始终点等。应用范围之广说明了此法的实用性很强。其代表图形如下图所示。图中三角形ABC是控制网中的一个三角形,P点即为后方交会点(需确定坐标的待定点),只要置棱镜于P点,用全圆测回法测定a,b,r三个角值,即可应用解析法公式算出待定点P的坐标。此法内外业工作量小,只要P点的点位精度符合施工放样要求或作为洞口投点的精度要求,就可以成为广大测绘科技工作者所乐意选用的方法之一。

后方交会计算

282 评论(11)

bayueshisan

1、确认坐标是否正确,其次就是夹角问题,是否接近成直线。应调整全站仪的位置,原则是:全站仪到两个测量点间的夹角不能小于30°或大于120°,全站仪到两个测量点的距离不能是一边短一边长,最好是等边。

2、控制点后视格式估计错误。

3、检查测量用的棱镜杆是不是竖直,可换基座式棱镜使用光学对点方式对中整平测量比较高程误差。

4、观察测量环境,是不是在由山脚(山顶)测山顶(山脚),或跨河跨山谷测量,由于空气密度不同会产生视线折射现象,影响精确对中,造成测量结果错误如果上述问题检查没有发现问题,请送南方测绘全站仪维修中心进一步校正。

扩展资料

后方交会时,交会夹角小于30度或者大于150度,误差大,莱卡比较高档的仪器就会提醒,如果用便宜的仪器就不会提醒,但是计算坐标时都会在最后显示误差和角度差的。可根据误差精度,判定可否用。

全站仪中后方交会计算:一般情况下全站仪测量高程的精度以40mm×√n公式简易判断,N代表公里数,例如200米等于0.2公里。

全站仪使用的是时候,在图正上方用地质罗盘仪测量所处地与其中一个标志物的的角度,然后平移地质罗盘到图上该标志物处,并且以其为基点旋转罗盘使其与刚刚测量角度一致,一致后沿着罗盘仪长边画线,再按上法处理另一个标志物。

144 评论(14)

有饭无范儿

仅在待定点上设站,向三个已知控制点观测两个水平夹角a、b,从而计算待定点的坐标,称为后方交会。交会测量是加密控制点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在数个已知控制点上设站,分别向待定点观测方向或距离,也可以在待定点上设站向数个已知控制点观测方向或距离,而后计算待定点的坐标。常用的交会测量方法有前方交会、后方交会、侧边交会和自由设站法。后方交会法首先出现于测绘地形图工作中,测量上称为“三点题”,是用图解法作为加密图根点之用。后来随着解析法、公式法的出现,在工程建设控制测量中也经常被采用。比如隧道工程控制网往往由于隧道开工前测设完成,而洞口土石方施工完毕后,需补设洞口投点,以便控制隧道轴线,测设投点就要用到后方交会法;深水桥墩放样测量中的墩心定位也可以应用此法,还可用来测定施工控制导线的始终点等。应用范围之广说明了此法的实用性很强。其代表图形如下图所示。图中三角形ABC是控制网中的一个三角形,P点即为后方交会点(需确定坐标的待定点),只要置棱镜于P点,用全圆测回法测定a,b,r三个角值,即可应用解析法公式算出待定点P的坐标。此法内外业工作量小,只要P点的点位精度符合施工放样要求或作为洞口投点的精度要求,就可以成为广大测绘科技工作者所乐意选用的方法之一。前方交会:在两个已知点以上分别对待定点相互进行水平角观测,并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及观测角值计算出待定点坐标的方法。

322 评论(12)

佐必林家具2013

第一,先确认你的坐标是否正确,然后就是夹角问题,是不是接近成直线了?最好是60~120°。第二,你的控制点后视格式估计错误。第三,无效数据显示。你就先已知点对已知点测量看看。方能知道哪里出现问题。希望能帮到你。谢谢给分吧!

186 评论(9)

瘦小的土拨鼠

后方交会测量是指:将仪器架设在未知点上,通过测量已知点来获未知点的坐标。

前方交会测量是指:将仪器架设在已知点上,通过测量角度或者距离来确定未知点。

原理为利用后方交会计算外方位元素,利用前方交会解算待定地面点坐标。

双像解析摄影测量中的后交-前交解法,常用于已知像片的外方位元素、需确定少量待定点坐标的情况。解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后方交会、前方交会。

扩展资料:

测绘中相机标定方法可分为三类:

1、传统相机标定法,通过建立精密加工的标定块上已知三维(3D)坐标点与其像点间的对应关系,计算摄像机的内外参数。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获得较高的精度,但不适用于在线标定和不能使用标定块的场合;

2、基于主动视觉的标定方法,需要控制摄像机做精确的特殊运动(如绕光心旋转或纯平移等),以计算内外参数。该方法的优点是算法简单,往往能获得线性解,缺点是不适用于摄像机运动未知或无法控制的场合;

3、自标定方法,利用不同角度获得的同名像点间的对极几何关系(即同名像点共面),计算出摄像机内外参数。

后方交会的优点:

1、自由设站不受已知点位位置的限制。特别是在放样基坑中的承台边线、放样垫石边线、调整悬灌模板、放样墩身、放样现浇梁中线等工作中更为突出;

2、不用进行仪器的对中工作,仅需精平全站仪,节约了时间和劳动强度;

3、减少了支导线的布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放样精度。随着工程难度的增大,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重视控制测量的精度,而且还应该重视放样精度的提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方交会

317 评论(12)

cissy521121

后方交会测量是指:将仪器架设在未知点上,通过测量已知点来获未知点的坐标。

前方交会测量是指:将仪器架设在已知点上,通过测量角度或者距离来确定未知点。

原理为利用后方交会计算外方位元素,利用前方交会解算待定地面点坐标。

双像解析摄影测量中的后交-前交解法,常用于已知像片的外方位元素、需确定少量待定点坐标的情况。解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后方交会、前方交会。

扩展资料

交会点测量常用的方式有测角的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后方交会和两点法交会。

1、前方交会方法简便,精度可靠;当待定点的个数多于设站已知点时,能有效地节省工作量,故被广泛应用。

2、侧方交会应用亦较多。后方交会只在待定点上设站,当待定点个数不多时可节省工作量,但若待定点与已知点位于或接近于同一圆周(称为危险圆)上时,将失去求解条件或者点位误差增大至超过允许限度,所以一般只在图形条件良好时使用。

3、两点法交会通常只在条件困难的个别情况下使用。上述几种交会方法的基本特点。

4、用测边代替测角,同样可以进行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后方交会和两点法交会,称为边交会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前方交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方交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会点测量

24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