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5

花的姿态zqr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资产减值会计探讨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食大卡

已采纳

什么资产:固定or无形

资产减值会计探讨

182 评论(11)

我来打包带走

(一)对资产减值在会计实务中的建议 1.加强会计人员自身的素养与学习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不仅是资产减值会计的需要,也是整个会计变革的需要,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为了适应资产减值会计的要求,会计人员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新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注重实践、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的和业务水平,以此来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另外,还应进行有效的会计从业人员培训,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2.适当减少主观判断'为更真实地披露资产价值,资产减值准则中加入了大量人为判断因素,这就给会计人员留下了一定的活动空问和判断余地。而主观判断又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目前,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的状况下,资产减值准则赋予企业更多的职业判断和会计政策选择权,会给企业进行会计操纵提供可乘之机。因此,应当适当减少人为判断,限制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3.使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规定更加规范合理当有减值迹象表明资产己发生减值时确认减值损失,那么当有迹象表明以前年度己确认的减值损失不再存在或已经减少时,主体重估该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并相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是合理的。禁止资产减值的转回可能会导致新的滥用,所以应在允许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同时对其做出严格的规范。4.加强商誉公允价值的确认有效的信息和价格市场是顺利实施资产减值准则的重要保障。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章可循,提高商誉的可操作性,增强资产减值信息的公允性和客观性。准则制定机构应该颁布更加详细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解释和讲解,进一步规范企业价值分配的行为。二.对资产减值在实施环境中的建议1.完善计提减值准备内部控制制度要做到不相容职位的相互分离与相互牵制。在测算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岗位必须进行有效的分离,以达到互相监督、相互牵制的效果。同时,要强化企业内部的分级审批管理。超权限的计提必须由股东大会审批,严格规范授权机制。建立健全内部财务预算制度,内部审计与内部监督是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针对薄弱环节重点查错纠偏,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2.加强资产减值的检查和监督力度由于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的计量通常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依据有关因素做出的估计,发生错报的风险较大,而上市公司对于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又是非常有限的。在被审单位管理当局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就应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作用,强化中介机构特别是审计师的职责。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会计选择权的监管力度,强制上市公司披露资产减值等会计政策选择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3.全面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信息使用者在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考察时,有时会被企业暂时的情况所迷惑。企业由于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会导致利润的减少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表现,少数企业不愿披露企业的资产减值信息。因此,应将企业的资产状况作为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内容,将企业的资产状况明确纳入企业的经营责任制的范围,全面考察企业的经营业绩。4.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内部股东、董事、监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还包括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一要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的职能,加强股东会、监事会及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二要加强信息的披露,上市公司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的变更,变更的理由及其影响应向各利益相关方披露,各利益相关者或监事会有权要求管理当局对不合理的会计政策做出解释或予以披露。总之,虽然我国会计制度体系的形成上已经做出了重大的飞跃,但是新会计准则仍然存在着会被个别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灰色空间。因此,对准则进行逐步规范性操作,还需监管部门与企业的共同监督,力图在会计实务中真正能够贯彻到新准则的实质和内涵。

304 评论(14)

美食侦探01

1、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固定资产处置时冲销这个科目: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3、一般清理净损益用到这个科目:

A清理完成后,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B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扩展资料

对资产减值在实施环境中的建议:

1、完善计提减值准备:

内部控制制度要做到不相容职位的相互分离与相互牵制。在测算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岗位必须进行有效的分离,以达到互相监督、相互牵制的效果。

同时,要强化企业内部的分级审批管理。超权限的计提必须由股东大会审批,严格规范授权机制。建立健全内部财务预算制度,内部审计与内部监督是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针对薄弱环节重点查错纠偏,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

2、加强资产减值的检查和监督力度:

由于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的计量通常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依据有关因素做出的估计,发生错报的风险较大,而上市公司对于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又是非常有限的。

3、全面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

信息使用者在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考察时,有时会被企业暂时的情况所迷惑。企业由于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会导致利润的减少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表现,少数企业不愿披露企业的资产减值信息。

因此,应将企业的资产状况作为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内容,将企业的资产状况明确纳入企业的经营责任制的范围,全面考察企业的经营业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减值会计

301 评论(11)

大南瓜小咪咪

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当设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当企业确定资产发生了减值时,应当根据所确认的资产减值金额。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以前期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需要等到资产处置时才可转出。

165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