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ita1015
“递延收益是负债类科目。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
递延收益的处理:
1、企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在相关的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在以后期间确认相关费用时,按应予以补偿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3、返还政府补助时,按应返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4、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
扩展资料:
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
企业在当期损
递延税款
益中确认的政府补助,在“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政府补助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三、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xx资产”或其他资产类科目,贷记本科目。在相关的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收益”科目,处置该资产时,将该资产对应的递延收益科目余额转入资产处置收益(营业外收入)科目。
(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在以后期间确认相关费用时,按应予以补偿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等科目。
(三)返还政府补助时,按应返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
五、递延收益是负债类科目,科目编号2401。
六、2017年会计准则增加“其他收益”科目,在政府补助相关会计处理中余递延收益运用广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收益
berber1215
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不应确认为递延收益,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如果是为了补偿以后期间的成本费用或损失,在收到补助资金时,贷:递延收益。但是如果是补偿已发生的成本费用或损失,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所以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不应确认为递延收益。也就是说企业收到的政府补贴做账,有以下两种处理方法:收到的政府补助用于企业以发生费用 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借:银行存款,贷;营业外收入。收到的政府补助用于长期资产(如购买固定资产) 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借:银行存款,贷:递延收益,分摊,借;递延收益,贷;营业外收入,所以是分两种情况的。拓展资料:1、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政府补助准则的相关内容中。2、企业在进行递延收益处理的时候,应特别注意与此相关的所得税问题。根据《关于企业补贴收入征税等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5]081号)第一条:企业取得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除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计入损益者外,应一律并入实际收到该补贴收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根据该规定,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核算要求,企业在以后期间收到政府补助金额,如例1,在年度所得税汇总清算时,符合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条件时应确认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如果企业在当期收到该政府补助金额,如例2,在年度所得税汇总清算时,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时需要确定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
尝试新鲜
递延收益是递延收益是负债类科目,科目编号2401。用法类似预收账款,在之后的期间进行分摊处理,根据2017 年5 月10 日 财会[2017]15 号《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递延收益”是用来核算政府补助的收入的。具体情况如下:
1、当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时,应当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例:
(1)收到政府补助100万元作为某个折旧20年的固定资产:
借:银行存款 100
贷:递延收益 100
(2)按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每年确认5万元计入当期损益:
借:递延收益 5
贷:其他收益 5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期间,或者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例:
收到政府补助100万元,用于补偿企业以后的某项管理费用: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贷:管理费用
扩展资料
注意:若政府补助与企业日常经营无关,是不能通过递延收益核算的,而是将其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递延收益与预收账款的异同点:
1、概念和核算科目不同
2、属于负债性质的科目
3、属于过渡性科目
4、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方法相同
参考资料:递延收益-百度百科
肖肖肖肖肖雪*
递延收益属于负债类科目。
与资产相关的账务处理:
(一)总额法会计处理
将政府补助全额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
1、取得时:
借:××资产;
贷:递延收益。
2、摊销时: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日常活动);
营业外收入(非日常活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
递延收益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
因为递延收益结转营业外收入时,并不会发生经济资源流出,因此递延收益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年修订)》第十九条所规定的构成流动负债的任何一种情形,所以只能是非流动负债,列报于非流动负债大类的“递延收益”项目下。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