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8

来自巴厘岛的松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重要性概念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号仔在厦门

已采纳

相同点:就是字面上的“重要性”,即重要程度。一般来说,对于金额大的,影响决策的等重要性强。不同点: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对资产、负债、损益等影响较大,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举个例子:一些金额小或者性质不重要的会计信息可以合并反映,一些金额大且性质严重的会计信息单独列示。审计中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中出现错弊问题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审计重要性直接决定着审计工作开展的范围、审计检查的内容、采用的审计方法和必须实施的工作步骤,直接决定着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举个例子:金额大的,有漏错的,异常变动的,需要估算的等,重要性强。总的来说,会计的重要性是针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审计的重要性是针对会计中可能出现的错弊。

会计重要性概念

191 评论(10)

蝉翼之円

厦门大学知识资源港XMU Knbwledge Resource Portal博硕士论文数据库 题名 会计重要性判断的再认识 责任者 叶清辉 主题 管理学 描述 本论文的目的是针对实务上企业管理当局利用重要性原则影响财务报表公允表达的不当会计行为,以及会计审计人员执行重要性判断的偏差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对策。本文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对重要性概念的本质、特征以及重要性判断的决策过程进行理论分析。财务报表的使用者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独立公正的审计查核,以确信企业所编制的财务报表没有重大的错报或漏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服务并不保证财务报表完全没有错报或漏报,因而,注册会计师都要在审计报告中明确陈述“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并)合理确信财务报表无重大不实表达”。这项陈述表达了,提供财务报表的管理当局及提供审计服务的注册会计师,对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只给予合理的保证。所谓“合理保证”,简单地说,就是财务报表的提供及审计服务只保证重大会计事项的正确性及完整性。就此观点,重要性判断对财务报表能否公允表达的影响可见一斑。因而,早在1975年FASB成立之初就曾指出:“若要以精简清晰的形式、既经济又及时地提供财务信息,重要性的概念是极其重要的”。然而,这条划分有限责任的重要性界线应当如何确定,才能同时满足会计信息供需双方的需要,是研究重要性判断时的主要课题。因为划分不当形成的“期望落差”,可能给会计信息提供者带来法律责任。本文的研究分析认为:重要性概念的本质是主观模糊的个人感受,而会计重要性概念是以报表使用者主观的感受来定义的。因而,从运用重要性概念的会计审计人员(以下简称会审人员)的角度来看,重要性的概念有主观与客观之分,也有基本概念与派生概念之别。财务会计中财务报表的编制,以及审计中财务报表的查核,都需要运用重要性概念;但财务会计中重要性原则的运用,主要是用于过滤筛选不重要的会计数据,以节约信息生产成本,并增强报表的可理解性;而审计中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则是为了辨识重大会计信息,以控制审计风险,并有效率且有效果地完成审计任务。两个领域中的重要性存在着差别。此外,财务会计中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同时兼具积极作用及消极作用。在进行重要性判断时,首先应当强调的是兼顾质量因素与数量因素,尤其是以往在实务里长期受忽略的质量因素,更值得特别强调。其次在判断时,应从整体报表的高度做全盘的分析考量。此外,本文还尝试提出了能够充分诠释重要性判断决策过程中质量因素和数量因素交互作用的理论,以及诠释重要性水平期望落差长期存在的理论。全文共分七章。兹依本文结构依序说明各章主要内容: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论述重要性判断的应用现况和问题,并说明本文的研究动机,接着胪列本文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第二章“重要性档案的考察”。本章按照时间顺序,先后介绍并评论各权威机构和学者对重要性概念的提法,并以1973年FASB的成立划分早期与近期的研究文献。早期档案文献是将重要性概念局限在会计工作及编制财务报表时实施的重要性原则,以节约成本及重点报告。在现代会计资料数量暴增,而且又必须在时限内经济有效地提供易懂的财务报表的情况下,会计审计人员就必须更善于运用重要性原则。尤其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工作更是处处都必须仰赖重要性判断。接着,本章回顾中国大陆、美国、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或准则对重要性的规范。其中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针对实务中应用重要性原则的种种弊端,于1999年发布的SAB99《重要性》最具重要意义。第三章“SAB99对重要性的新看法及其对实务的新挑战”。SAB99公告中强调下列三点要旨:第一,重要性的判断应当同时考虑数量因素和质量因素,尤其是目前在实务中被长期忽略的质量因素;其次,质量因素与数量因素的交互作用常使小金额项目或看似不重要的项目变成重大项目;第三,企业管理当局有意安排的错漏报,无论金额的大小均应视为重大项目。然而,对上述SAB99的规定,大部分的商务律师都认为有矫枉过正的可能,并给会计实务界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接着,本章以美国安然能源公司破产案及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巧账案两个实际案例说明了SAB99的问题所在。同时,配合下列范例的解析来说明质量因素如何影响重要性的判断:(1)错漏报项目虽肇因于会计估计但导致净利润由盈变亏;(2) 选择性调整不重要的错漏报;(3)分类错误但不影响净利润;(4)“或有损失”的披露及其披露的成本效益。最后,本章介绍及评价了实务上量化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断数的若干通行方法。重要性概念在财务会计及审计应用中的快速演变,导致了理论研究的落后。因此以下各章将以比较分析、归纳推论的方法来考察重要性概念的本质内涵与概念外延。第四章“重要性理论的比较分析研究”。本章的讨论以FASB及IASC对重要性的正式定义为标竿,并将其视为“基本定义或概念”和“原始概念”。这些理论上的定义,是以使用者的观点来定义的。然而,重要性概念的内涵本质是主观性的模糊概念。因而,理论上合乎逻辑的推论,在现实世界里往往受限于当时人类科技能力或心智能力以致于无法做到,从而不得不以程序理性来保证结果理性。结果理性的要求是“不会影响使用者的判断”;而程序合理则是指“不会对财务报表整体表达造成重大影响”。本章接着探讨下列由重要性基本概念衍生的一些派生概念:重要性水平、重要性原则、审计中的重要性概念、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会审人员主观的重要性水平、使用者观点的客观重要性水平等等,并分析指出派生重要性概念的运用就是重要性水平的修正过程。此外,从重要性概念的外延界定的视角来观察,或能更彻底地认识会计重要性的本质。因此,本章探讨了以下这些相关的概念:重要性原则与成本效益原则、重要性原则与谨慎性原则、重要性与可能性、重要性与相关性、重要性与完整性等。最后,本章进一步探讨了重要性原则的作用。第五章“各国文化差别对重要性水平评估的影响”。文化结构维度和会计价值观与重要性水平的评估存在着因果关系。影响会计价值观发展的文化结构维度有:个人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和阳刚之气。其中,以“不确定性规避”和“个人主义”对会计价值观的影响最大。若以会计价值观的职业主义、统一性、稳健主义、和保密性等因素作为衡量重要性水平评估的坐标,可以描绘出各国会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评估的相对位阶。最后,本章考察了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会计价值观特征对重要性水平评估的相对高低。第六章“会计重要性概念诠释的新探索及建议”。本章第一节首先以认识论的观点分析了重要性的影响力是如何形成的以及重要性(影响)程度有哪些组成因素。本文认为:质量因素不等于性质;数量因素也不等于金额。性质应该包括质量因素与相对量;金额就是绝对量;而数量因素则包括金额与相对量。SAB99特别强调在重要性判断时对质量因素的重视。本章尝试提出了《重要性的质度表》与《重要性的质量表》,作为研究质量因素的工具。接着,本章借鉴投资理论的财务报表分析模型,提出了“以经济事项是否影响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作为重要性的判定标准。本章还借鉴了经济学的“效用无差异曲线”,提出了“重要性影响程度的无差异曲线”,借以描绘重要性判断时质量因素与数量因素交互作用及相互替代的过程。此外,本章应用“模糊理论”来阐明模拟信息与模糊概念结合所形成的模糊弹性,并借此诠释下述问题的原因:财务报表提供者与使用者间存在着对重要性水平的期望落差,但现行财务报表仍相当能被接受。最后,本章从准则制定、会计教育和证券监管机构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总结了各章节研究中得出的主要结论,归纳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有关重要性这一课题的后续研究方向,作为整篇文章的结束语。 出版者 管理学院会计系 日期 2003-9-8 资源类型 学位论文 格式 pdf 标识符 urn:CALIS:235010-ETD/O5605.T.pdf 来源 语种 相关资源 博硕士论文数据库

157 评论(12)

爱美食小雅

会计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财务状况和损益状况方面。重要性的基本特征是:1.重要性概念的核心是不能遗漏或错报重要的会计信息,判断重要性的标准是看其是否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2.重要性概念是从信息使用者角度提出的,主要的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等;3.重要性的判断不能脱离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的企业或同,企业在不同时期,判断重要性的标准可能不完全相同;4.重要性的判断不能忽视其本身的性质。有些信息,虽然从量的标准尚未达到重要性,但其性质严重,在本质上已经符合了重要性要求,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将其披露。

166 评论(10)

布丁的信仰

指在具体环境下的财务报表中错报金额和性质的严重程度。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82 评论(9)

虾球麻麻

重要性:被认为有很大价值和影响的性质。如:一种对工业具有极大重要性的自然资源。会计中的重要性:对会计中的重要性概念,有很多种定义和描述。国际会计准则对重要性概念的描述为“如果资料的省略或差错会影响报表使用者根据会计报表采取的决策时,资料就具有重要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把重要性定义为:“考虑到一定周围环境,会计报表中存在的一项错误或漏报的会计信息,可能使一个有理性的报表使用者受其影响而改变其决策的程度。”我国会计准则没有给重要性明确的定义,而要求会计核算过程中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具体来说,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或会计信息使用者相对重要的事项应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力求准确,并在会计报告中作重点说明。而对于那些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则可适当简化会计核算手续,采用简化的会计处理方法,合并反映。审计中的重要性:审计重要性原则要求审计师在考虑审计环境、审计资源、审计风险、审计成本等各因素的基础上,关注重要审计事项。审计重要性原则能否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将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审计资源的节约,关系到审计质量的提升。

340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