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6

gavin70606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民营企业会计问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ngeldevil82

已采纳

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导读]摘要: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摘要: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民营企业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障碍。本文针对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民营企业 财务管理 对策建议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回收和分配五个方面。资金的筹集制约着企业的规模和发展;资金的投放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潜力;资金的耗费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竞争能力;资金的回收影响着企业的偿债信誉和资金周转;资金的分配决定企业的消费和积累,以及投资者、经营者、员工等各方利益。可见,财务管理已经渗透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趋于成熟,投资者对于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也越来越严,没有规范的财务管理体制,就不可能达到利益各方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要求,也就必然导致企业无法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一、存在的问题1、财务管理观念落后,模式僵化。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大多采取家族式经营,企业经营者既是经营者又是管理者,财务人员大多选用“自家人”,使得财务管理制度过于简单,且流于形式。同时,由于民营企业对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重业务、技术、规模和品牌管理而轻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成了企业成长中被动的服务工具,不能自主地参与到企业决策和管理过程中,致使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计划和财务分析等财务工具无法发挥作用。2、信用观念淡薄,信用度较低。我国民营企业财务信息披露不规范,信息透明度较低,逃废债务现象严重。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有些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信誉较差,信用观念淡薄,经营中存在失信行为,还在采购、销售中赖账逃债及编制报表时弄虚作假。另外,有些民营企业为了达到目的采取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虚增经营成本,减少税赋,隐瞒实际利润;通过延长工作时间、降低劳保待遇、克扣工薪等降低经营成本,增加营业利润,这些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民营企业的形象和信誉。3、投资缺乏科学性,不注重日常现金的管理。大多数民营企业采用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高度统一的集权管理方式,其投资决策主要由所有者做出。而我国的民营企业家素质普遍不高,通常很少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随意挪用资金,投资行为短期化,缺乏战略眼光,容易导致企业投资失败。部分民营企业在投资中经常草率决策,违背经济规律行事,这主要表现在盲目追求经营项目的多元化上。民营企业大多只看中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的作用和将企业规模做大的成就感,而忽略了企业扩张与其资金实力、技术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等方面的矛盾。二、对策建议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规范和完善的法人财产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新型企业制度。要改变目前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民营企业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财产委托代理经营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因此,民营企业应建立财产“委托一代理”经营关系,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从而提高企业资产营运效率。其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建立人力资本激励机制,重视人才资本建设,从而健全与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核算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的业务知识和技能。针对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民营企业必须在强化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上下功夫。要通过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使会计人员熟悉和了解国家和行业各项相关的财经法规和政策,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经济法、会计法、税法等相关法律制度;通过定期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树立和更新会计人员的理财观念,提高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业务的专业技能;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务实求是、尽职尽守的良好职业道德。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加强民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做好账簿的设置、会计科目的使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现金银行和往来账的及时核对清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基础工作,做到账目齐全清楚、凭证完整无误、理账及时、计算准确。3、树立现代财务管理观念,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在财务管理已取代生产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核心的今天,民营企业应重视财务预算和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控制等工作。从大局把握企业经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并要在思想上提高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再认识,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同时,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民营企业还应聘请和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这些财务人员的责任不仅限于对企业资金、资产的记录,其工作重点应放在对已有资金的控制、对各项资产的管理、对企业的投资、筹资进行合理的管理上,应能从较高的理论角度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从数字变化的表面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活动,为改善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参考文献:[1]刘宇.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5,(5).[2]徐鹏程.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2).

民营企业会计问题

135 评论(12)

大乱乱小乱乱

1核算主体界限不清,即企业产权与个人产权界限不清。企业财产和私营企业主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互相占用情况,而且缺少必要的一些手续,有的甚至将企业财产视为其个人财产随意支配,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不少困难。管理者忽视会计工作与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与独立性,对会计核算的要求和作用认识不清,财务管理目标短期化。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他们对专职财会人员的轻视,不能发挥财会人员管理职能作用。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机构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大部分民营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因为多方面原因,素质参差不齐,会计机构设置与会计人员任用不符合会计规范要求,存在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确的问题,致使会计信息失真。在会计任用上多是亲属当出纳,外聘“高手”做兼职,兼职人往往兼职几家,一般定期来做账,会计核算的及时性难以保证。有的企业由于工资待遇等原因导致会计人员经常流动,前后账簿交接不清,不仅会计核算及时性不能保证,准确性也难以保证。3财会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法制观念普遍淡薄。不少民营企业财会人员非“科班”出身,没有经过专业学习,更没有系统的会计知识、也没有会计专业技术职称。有的财会人员上岗靠的是关系而非专业水平。财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表现在对有关会计法律法规了解甚少,财经纪律自律性很差,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得不到应用,导致企业会计行为随意化,财务工作极不规范,也使企业无法运用会计信息指导企业经营和发展生产。4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违规操作现象严重。有些民营企业根本不设账,以票代账,或者虽然设账,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不按规定使用会计科目,无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5会计信息失真,偷税漏税现象严重。民营企业会计资料失真现象较为普遍。会计信息失真,客观上是因为民营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财务人员技术不过关,财会工作内外监督不到位;主观上则在于企业领导为达到其申请银行贷款、偷漏税收的目的,不惜违法造假。这些违法活动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给民营企业本身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6国家执法机关存在执法不到位,执法不严的现象。当前我国确实存在着有些国家机关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对会计舞弊的打击不力的情况。有些地方部门为了达到政绩上的目标,对私营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作假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这使私营企业老板不重视加强会计核算规范,进而也助长部分违法行为,这其实也阻碍了私营企业经营的规范化,不利于私营企业做大做强。

243 评论(11)

西城桃乐蒂1126

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可能造成的后果。1、租用资产和劳动用工没有合同。企业租用资产要支付租赁费和必要的维护费,如房屋墙面的粉刷、门面的装潢、墙体的改造、门窗玻璃的破损、机器设备的正常维护、汽车的油料及简单修理和零星部件的更换等等。雇佣工人要支付工资、“三险”及劳动保护费等。按税收政策规定没有合同这些费用是不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的,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来说由此发生的进项税也不允许抵扣。2、计提工资没有计算单和工资表。按企业管理会计制度要求,计提工资应该有工资计算单,有的企业计提工资记账凭证后面既没有工资计算单,如日工工资的考勤、计件工资的生产记录等等,也没有拟发工资的工资表,只有“提取本月工资×××元”的一个工资条,或连一个条也没有,只在摘要栏注有“提取工资”字样;有的企业因此出现工资实际额支出大于提取额的现象;有的企业工人工资从签字上看均是几个人代领的。我们说工资是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成本支出的主要项目,计提工资没有工资计算单,一方面说明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说明工资支出有诈,从税收角度计提工资没依据是不准列入成本和费用的3、企业《材料入库单》冠用销货单位名称。有的企业为区分大宗材料进货渠道,将供货单位的名称写在了《材料入库单》左上角(发票上购货单位的固定位置),无法确定是否为企业真实购进的材料,按税收规定不是本单位购进的材料是不允许税前扣除的。4、购进可按重量计量的散装材料没有过磅单(检斤单)。如粮食、矿石、煤炭等只有入库单、没有过磅单,容易造成材料购进数量失控,如在发出环节再不严格计量,容易造成产品成本虚增。5、材料出库单没有领料人签字。个别企业《材料出库单》上只有保管签字,没有用料单位负责人和领料人签字,谁领的、谁让领的责任不清,干什么用就更不知到,只能从材料的用途去分析,容易造成材料被挪用或流失,近而造成成本不实。6、产成品入库没有成本计算单和生产日报表。一些企业产成品(库存商品)增加的记账凭证后面只有一张《产成品入库单》和《成本项目表》,没有产成品成本计算单及相关的生产日报表等资料,入库单上也没有“车间主任”的签字,企业生产究竟投入多少、应该生产多少、损耗多少、实际生产多少无法查证,容易造成成本管理混乱,最终导致生产浪费。7、将管道、输电线路以材料名称列入固定资产。如14米长线杆37根、32平方股铝线15000米、18寸钢管3000米等,虽然实物已经是完整的输电线路和供水管道,但固定资产账上列的是材料名称,一方面工程材料在税收上是不允许计提折旧的;另一方面说明企业将固定资产建设、安装过程中的工资、辅助材料以及其他费用直接列入了成本,减少了当期利润,少缴了企业所得税。8、支付不应由本单位负担的税金在税前扣除。有些企业为招揽客户在合同上约定替资源开采单位缴纳资源税、替运输业户缴纳营业税。这些税款都是在所得税前扣除的,同样少实现了利润,少缴了企业所得税。9、购进货物或劳务发票无购货单位名称或名称不符,复写式发票是分次填写的。主要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及营业税纳税人开具的非防伪税控的普通发票,有的没有填写任何单位;有的填了简称;有的填了简称还不全对;有的复写式发票的主要项目有改动或者是分次填写的,不符合发票开具规定,按税收规定,凭证不合法是不许税前列支的。10、企业现金流量大,且存于个人储蓄账户(卡)中。为结算快捷方便,一些企业将大量的存款存入业务人员个人账户中,但这些账户不是企业的“法定”账户,其款项既没有反映在往来账上,也不在银行存款账户,而是在会计账上都体现为现金,掩盖了一些真实业务的结算过程,不利于相关部门对企业的监督。

25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