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61

kokomi0827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盘亏会计分录美国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龙井12345

已采纳

2的会计分录:贷:固定资产10000-1500借:营业外支出10000-1500转账就是结转到损益类科目里,1,2都已经结转完了

盘亏会计分录美国

351 评论(14)

吾是土豆泥

展开全部借:待处理财产损益10000货:固定资产10000借:营业外支出8500累计折旧1500货:待处理财产损益10000

355 评论(9)

提琴小13

1、盘亏、毁损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等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累计折旧贷: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资产盘亏、毁损的,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借:原材料其他应收款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剩余净损失,属于非正常损失部分借: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报废毁损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借:管理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7 评论(12)

夏内内爱吃饭

一、库存现金盘亏

1、报经批准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2、报经批准后:借:其他应收款(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库存现金盘盈

1、报经批准前: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报经批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的)。

三、存货盘亏

1、批准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2、批准后:借:原材料(残料入库)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和责任人赔偿)。

管理费用(管理不善等造成)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盘亏,增值税进项税额不需做转出处理。

盘亏原因

1、商品损溢的原因

进货工作中出现的差错主要由于验收时不认真、不全面造成的。

外界条件对商品的影响商品从购进到销售,经过运、存、整理、挑选、分级、称量等多道环节,会发生各种损耗。

机械作用对商品的影响在装卸、搬运、堆码中,受碰撞、挤压而发生残损和短少,如渗漏、散包、变形、破损等。

2、出现差错的原因

销售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和长短款。

报表凭证中的差错。

盘点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如漏盘、溢盘、串号、盘点数字不实、计算不准、计量单位折算差错等。

各种盗窃的暗损失。

218 评论(14)

虫子在睡觉

1、盘亏、毁损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等分录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累计折旧贷: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资产盘亏、毁损的,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分录如下借:原材料其他应收款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剩余净损失,属于非正常损失部分借: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报废毁损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借:管理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37 评论(12)

母婴家居学院

一、企业在盘盈固定资产时,首先应确定盘盈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然后做出调整,盘盈时会计分录: (1)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2)调整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二、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冲回损失;盘亏时会计分录: 报经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报经批准后: 1)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2)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 借: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325 评论(12)

有名无姓123

如下:

1、企业发生原材料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

2、若盘亏属于管理不善或正常损失的: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若盘亏属于非正常损失的: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相关介绍:

企业发生原材料盘亏,应当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借方科目核算;若盘亏属于管理不善或正常损失,应当设置“管理费用”借方科目以及“其他应收款”借方科目核算;若盘亏属于非正常损失,应当设置“营业外支出”借方科目核算。

待处理财产损益属于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已经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

“待处理财产损溢”属于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已经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经常设置两个明细科目,即“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待处理财产损溢与资产在报经批准前直接相关,在报经批准后与当期损溢直接相关。企业清查的各种财产的损溢,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按相应原则处理完毕。

22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