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兮兮的呆呆
要区分和理解会计处理上“借”和“贷”,需要理解会计账户和六类账户。
1、账户的结构。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也就是会计科目、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的编号、交易或事项内容摘要、增加金额、减少金额和余额等。
账户核心部分一般用T字账表示,在借贷记账法下,T字账的“左方”表示借方,“右方”表示贷方。借方和贷方只是记账符号,没有特别的意义,至于借方或贷方表示的是增加还是减少,则取决于六类账户的性质和经济业务的内容。
2、六类账户包括的内容,也就是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费用类账户和收益类账户。
也就是两个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成本(费用)
(1)资产类账户。资产类账户一般在资产负债表的左边,借方表示资产的增加,贷方表示资产减少,余额在借方。资产类科目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会计科目。如企业购买原材料1000元,则会计处理为,借:原材料 贷:现金。“原材料”和“现金”都是资产类账户,则借方的原材料表示增加,贷方的现金表示减少。
(2)费用类账户。负债类账户一般在资产负债表的右边,借方表示负债的减少,贷方表示负债的增加,余额在贷方。负债类账户主要包括长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会计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一般在资产负债表的右边,借方表示权益的减少,贷方表示权益的增加,余额在贷方。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成本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是用于计算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科目,体现在利润表上。借方表示成本(或资产)的增加,贷方表示成本的减少或转销额,余额在借方。这部分余额主要为企业的在产品,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为资产上。成本类账户主要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5)费用类账户。费用类账户也是用于计算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科目,体现在利润表上。其借方表示费用的增加,贷方表示费用的减少或转销额,期末没有余额。费用类账户主要包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6)收益类账户。收益类账户的借方表示收益的减少或转销额,贷方表示收益的增加,期末没有余额。收益类账户主要包括营业收入、本年利润等。
kasumi0330
会计中的借和贷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是纯粹的记账符号,表示会计要素的增加或减少的记账方向。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1.借:一般表示资产、费用、成本的增加;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2.贷:一般表示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资产、费用、成本的减少。
扩展资料
会计中借贷的注意事项
有两条法律法规尤为重要,分别是: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十条: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十一条: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中借贷的注意事项
且吃且增重
会计中的借和贷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是纯粹的记账符号,表示会计要素的增加或减少的记账方向.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借"表示资产的增加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表示资产的减少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贷风险
民间借贷是我国信用体系的一个非正规的信用模式,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管所以该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何科学有效的来降低这种借贷风险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功课:
33人见人爱
借贷是会计中的术语,表明记账的方向。
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而转为为一种单纯的记账符号,只表明记账的方向,成为了一种专门的会计术语。
扩展资料: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
(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二)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三)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四)收益类账户的结构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参考资料:
借贷记账法_百度百科
郭嘎嘎2222
是会计借贷记账法中的记账符号。借方是薄记帐户的左方,记载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和净值的减少。
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如应付款、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等),“贷”就是加。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材料、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贷”就是减。
借贷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决定。可以分为四类:
1、资产类账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
2、权益(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额记借方,期末如有余额在贷方。
3、成本费用类账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或转销额记贷方,费用结转后一般无余额,如有余额在借方。
4、收入、利润类账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或转销额记借方,收入、利润结转后期末应无余额。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