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9

彩衣girl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沉没成本怎么会计处理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加油嘴馋的我

已采纳

如果这一年你是使用了这套家具,那就不算,物品都有折旧费,过手都会折价的。至于沉没成本,通俗讲,是一件事,你还没得到结果,但已经付出了一定的不可挽回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在半途。这时你就要算沉没成本,到底是就此放弃还是继续才划算。

沉没成本怎么会计处理

124 评论(9)

布鲁凡迪克思琪

沉没成本 会计学中的一个术语,是指已发生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比如不可收回的错误投资。沉没成本是历史成本,不会对未来造成影响,决策时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简单来说,沉没成本就是你在赌场输掉的钱,绝不能让输钱成为你继续赌下去的理由。

对于普通人,沉没成本很难在大脑中迅速清零,过去的投入常常会影响未来的行为,这就是 沉没成本谬误 。老人被骗后,连续多次给骗子汇款,就是这个原因。他不想接受自己被骗的事实,只要他一直汇款,骗子继续安慰他,之前汇过去的钱就不一定是损失。而一旦停止汇款,他的血汗钱就真的损失了。所以,骗子在骗100万之前,只要先骗到1万就可以了。

20世纪60年代,英法两国合作开发超音速客机——协和式飞机。在研发过程中,他们发现成本骤升,而且风险极大、前景不明,但如果放弃将血本无归。最终飞机研发出来却因为不适应市场而被淘汰,英法都蒙受巨大损失。因为这个经典案例,沉没成本谬误有时也被称为“协和谬误”。

心理学家认为 沉没成本谬误 源自于人的 损失厌恶 和 自我辩解 这两种心理动机。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对于损失的痛苦要大于得到获得的快乐,人天生对于损失更加敏感,为了避免损失,愿意付出更大的代价。我们去餐厅里吃饭,点完菜发现很难吃,但是因为已经花了钱,我们不想承认这个损失就会强迫自己多吃一些,这其实就是 花钱买罪受 。

”自我辩解“是一种防御机制。人是非常善于自我保护的动物,比如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或做事失败时,人总会找一些理由来为自己辩解、保护自己,防止自己出现不安或不快。常见的“自我辩解”有以下这些形式:

如果处理不当,“沉没成本谬误” 有时候常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甚至有人会因此倾家荡产。但如果善于运用,“沉没成本谬误” 的心理有时候也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工作学习提供助力。比如我有个朋友想学德语,但自己一直坚持得不好,后来他花大价钱报了一门德语外教课,由于钱已经付出去了,他不想承受浪费这笔钱的损失,最近强迫自己坚持了下来。

在孩子的学习上,“沉没成本谬误”也是很有用处的。比如如果孩子不爱学习,你只要好好辅导他一段时间,让孩子的某一门功课的成绩考到高分,让孩子享受到成绩好带来的各种好处,老师的偏爱,同学的尊重,各种赞扬和奖励。由于“沉没成本谬误”心理的作用,为了维持这种好处,孩子通常会自发努力的学习。

108 评论(8)

yuyanyanbobo

沉没成本是管理会计中的一个术语,主要用于项目的投资决策,与其对应的成本概念是新增成本。

10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