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28

馋猫也优雅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价税合计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碗碗小公主

已采纳

计划成本法确实比较麻烦,我的一点想法,共同见解:1、计划成本法下:不管是购入还是发出,“原材料”后面的金额永远是‘计划成本’;对于购入而言,“材料采购”后面跟着的金额一定是‘实际成本’。购进原材料,尚未入库,根据收到发票、付款凭证:借:材料采购[这里写的是实际成本,即发票中的不含税价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发票中的增值税]贷:银行存款[我方支付的价税合计]原材料验收入库:这里有两种写法:(1)将入库和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分开写:入库:借:原材料[金额为计划成本]贷:材料采购[金额为计划成本]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借:材料成本差异(实际大于计划的差额、浪费)贷:材料采购(借:材料采购贷:材料成本差异(实际小于计划的差额、节约))(2)将入库和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分开写:借: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实际大于计划、浪费的情况)贷: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实际小于计划、节约的情况)2、感觉着到分录题的表达不够完整,他只做出了采购原材料(入库前)的分录,但未做出材料验收入库的分录。。采购原材料,凭发票、付款凭证:借:材料采购3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510000贷:银行存款3510000验收入库:借:原材料3200000贷:材料采购3000000材料成本差异200000你的答案,看起来没有错,但是把两笔经济业务合在一起写,不是特别清晰明了,建议分开写!3、对于“材料采购”和“在途物资”:计划成本法下,对于已购入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原材料,计入“材料采购”,待验收入库后转入“原材料”在实际成本法下,对于已购入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原材料,计入“在途物资”,待验收入库后转入“原材料”。解释有点多了,但愿你能明白!!

初级会计价税合计

330 评论(11)

珍珍zero

会计上的一些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概念有所区别,会计上对增值税货物和劳务(加工性修理、修配)的价款是不含增值税的,非增值税项目的货物和劳务指含税的价款,即全额,而日常生活中的货物价款也是指全部金额。“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数字×17%”,是增值税销项税额。即增值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数字×(1+17%)”,是价税合计,即全部价款(含税),是要向对方收取的数额。希望对你的理解有所帮助。

355 评论(12)

Cora菱角

同学理解这个问题你先要明白什么是商业折扣什么是现金折扣1,商业折扣,通俗点讲就是你买的东西多,卖家给你打个折,通常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如果你只买一双鞋子,可能卖家就按标价50块钱。如果你去批发,要上一百双,卖家就可能40一双卖给你。这就是商业折扣,税法上是允许以商业折扣后的价格来计算税款的。题目中的产品每件100元客户购买该产品350件,共计价款350×100=35000又因为客户购买200件以上(含200件)产品可给予客户10%折扣,也就是因为买的多,卖家给你打九折,那么折扣是350×100×10%=3500那么去掉折扣后卖了35000-3500=315002,现金折扣,就是为了让买家早点付钱给的优惠。企业现实情况中,并不是买完东西就能收上钱来,为什么企业愿意赊销呢,就是为了打开销路,和你卖一样产品的厂家肯赊账销售,你不赊账,就打不开销路,买家更愿意去肯赊账的企业去买东西。这就造成了企业有很多的欠账,甚至有的欠账因为时间太长或其他原因变成收不回来的死账、坏账,因此,企业为了买家尽快还账,就给一个优惠条件,说10天内还账给2%优惠、20天内还账给1%优惠、30以后再还的不给优惠。当然这个都是假设,不同企业根据不同情况给的优惠条件都不相同。因为这个优惠跟销售没有关系,是收账的问题,所以税法上计算应纳税额的时候不允许扣除这部分。也就是为什么算税款时不能【350×100×(1-10%)×(1-2%)】×17%3,因为应收账款里包含税款,也就是为了买家早点付款给人家的现金折扣包含销售额和税金,所以350×100×(1-10%)×(1+17%)是价税合计350×100×(1-10%)×(1+17%)×1%就是给别人的现金折扣了。

244 评论(14)

甲壳小咪

如果价税合计是包含可抵扣的增值税,按一般增值税率17%计算,则货款=409500/(1+17%)=350000,增值税59500借:应收账款 409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9500同时应结转商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62 评论(8)

大胃王与王囡囡

2%的现金折扣的意思是给给现金给予2%的折扣,也就是在原价的基础上减少2%的价格,如果按你的原价x2%,也就是说100元的东西只要2元了,而实际的意思是100元减少2元,还要交98元.,

18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