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人生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30年,其他辅助会计资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10年。
会计档案在很多民事案件中都作为重要证据,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最长为20年,但大部分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都低于20年。
为便于单位档案的统一管理,并结合会计档案的实际利用需求,将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将保管期限为15年、25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三条规定: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一年,再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管。因工作需要确需推迟移交的,应当经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同意。
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最长不超过三年。临时保管期间,会计档案的保管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且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在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并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星无畏惧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 一、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序号 档案名称 保管期限 备注 一会计凭证类 1原始凭证 15年 2 记帐凭证 15年 3 汇总凭证 15年 二 会计帐簿类 4 总账 15年 包括日记总账 5 明细账 15年 6 日记账 15年 现金和银行日记账25年 7 固定资产卡片 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5年 8 辅助帐簿 三 财务报告类 包括各级主管部门 9 月、季度财务报告 3年 包括文字分析 10 年度财务报告(决算) 永久 包括文字分析 四 其他类 11 会计移交清册 15年 12 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永久 13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永久 14 银行余额调节表 5年 15 银行对账单 5年 二、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税收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序号 档案名称 财政总预算 行政事业单位 税收会计 备注 一 会计凭证类 1 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 10年 10年 2 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 10年 3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计凭证 15年 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传票汇总表 4 各种完税凭证和缴、退库凭证 15年 缴款书存根联在销号后保管2年 5 财政总预算拨款凭证及其他会计凭证 15年 包括:拨款凭证和其他会计凭证 6 农牧业税结算凭证 15年 二 会计账簿类 7 日记账 15年 15年 8 总账 15年 15年 15年 9 税收日记账(总账)和税收票证分类出纳账 25年 10 明细分类、分户账或登记簿 15年 15年 15年 11 现金出纳账、银行存款账 25年 25年 12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明细账(卡片) 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三 财务报告类 13 财政总预算 永久 14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 10年 永久 15 税收年报(决算) 10年 永久 16 国家金库年报(决算) 10年 17 基本建设拨、贷款年报(决算) 10年 18 财政总预算会计旬报 3年 所属单位报送保管2年 19 财政总预算会计月、季度报表 5年 所属单位报送的保管2年 20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月、季度报表 5年 所属单位报送的保管2年 21 税收会计报表(包括票证报表) 10年 电报保管1年,所属税务机关报送的保管3年 四 其他类 22 会计移交清册 15年 15年 15年 23 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永久 永久 永久 24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永久 永久 永久
鵼鵼小舞
30年。
根据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发布的,现行最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
1、将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并将原附表1、2中保管期限为3年、5年、10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10年。
2、、其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长至30年,其他辅助会计资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10年。
扩展资料
会计凭证保存的具体规定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五条对相关内容有明确的规定:
会计凭证登记完毕后,应当按照分类和编号顺序保管,不得散乱丢失。记帐凭证应当连同所附的原始凭证或者原始凭证汇总表,按照编号顺序,折叠整齐,按期装订成册,并加具封面,注明单位名称、年度、月份和起讫日期、凭证种类、起讫号码,由装订人在装订线封签外签名或者盖章。
对于数量过多的原始凭证,可以单独装订保管,在封面上注明记帐凭证日期、编号、种类,同时在记帐凭证上注明“附件另订”和原始凭证名称及编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乱世you佳人
15年;
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特点可分为永久、定期两类。永久档案应长期保管,不可销毁;定期档案根据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总分类账一般采用订本式账簿。总分类账的账页格式,一般采用“借方”、“贷方”、“余额”三栏式,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在“借方”、“贷方”两栏内增设 “对方科目”栏。总分类账的账页格式,也可以采用多栏式格式,如把序时记录和总分类记录结合在一起联合账簿,即日记总账。
建账原则
(l)总账科目名称应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名称一致。总账具有分类汇总记录的特点,为确保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提供会计要素的完整指标,企业应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经济业务的内容建立总账,其总账科目名称应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名称一致。
(2)依据企业账务处理程序的需要选择总账格式。根据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总账的格式主要有三栏式、多栏式(日记总账)、棋盘式和科目汇总表总账等。企业可依据本企业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需要自行选择总账的格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总账
陈宏立夏
央广网北京1月11日消息(记者孙莹 实习记者丁玉格)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因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会计档案被依法销毁,导致案件事实难以查清,去年10月,北京朝阳法院向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发出司法建议,建议修订《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日前,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复函法院,已根据建议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30年,新规已于1月1日正式施行。(2016年的新闻)
哈西哈西哈西
保管会计账簿是各单位重要的经济资料,必须建立管理制度,妥善保管。账簿管理分为平时管理和归档保管两部分。(一) 账簿平时管理的具体要求各种账簿要分工明确,指定专人管理,账簿经管人员既要负责记账、对账、结账等工作,又要负责保证账簿安全。会计账簿未经领导和会计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批准,非经管人员不能随意翻阅查看会计账簿。会计账簿除需要与外单位核对外,一般不能携带外出,对携带外出的账簿,一般应由经管人员或会计主管人指定专人负责。会计账簿不能随意交与其他人员管理,以保证账簿安全和防止任意涂改账簿等问题发生。(二)旧账归档保管年度终了更换并启用新账后,对更换下来的旧账要整理装订,造册归档。归档前旧账的整理工作包括:检查和补齐应办的手续,如改错盖章、注销空行及空页、结转余额等。活页账应撤出末使用的空白账页,再装订成册,并注明各账页号数。 旧账装订时应注意:活页账一般按账户分类装订成册,一个账户装订成一册或数册;某些账户账页较少,也可以合并装订成一册。装订时应检查账簿扉页的内容是否填写齐全。装订后应由经办人员及装订人员、会计主管人员在封口处签名或盖章。旧账装订完毕应编制目录和编写移交清单,然后按期移交档案部门保管。各种账簿同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一样,都是重要的经济档案,必须按照制度统一规定的保存年限妥善保管,不得丢失和任意销毁。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辅助账、日记账均应保存15年。其中,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要保存25年,涉外和对私改造账簿应永久保存。保管期满后,应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报经批准后才能销毁。保管年限会计帐簿类:日记帐 15年 其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 25年明细帐、总帐、辅助帐 15年涉及外来和对私改造的会计帐簿 永久会计报表类:主要财务指标报表 3年月、季度会报表 15年年度会计报表 永久其它类: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及销毁清册 25年财务成本计划 3年主要财务会计文件、合同、协议 永久
莎拉波哇
法律分析:会计凭证会计账册保存年限为30年。 根据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发布的,现行最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 其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长至30年,其他辅助会计资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10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八条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
(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
(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5)1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