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73

盖世在在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研发小试和中试会计处理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VIP111rena

已采纳

一般用来研究比对。在工艺优化阶段后期,确定各步反应的工艺步骤和工艺条件,并在确定的工艺步骤和工艺参数下,小试生产一批。分析部门可用改进后的分析方法对小试样品预全检;如有超标项目,分析原因,追溯工艺进一步优化,直到合格样品。合成部门用合格的样品制备精制对照品。另外还需完成中间体对照品(结构确证图谱),杂质标准品(工艺杂质、降解杂质)。合成部门将中间体对照品、杂质标准品、精制对照品提供给分析部门,然后分析部门开始准备质量研究。

研发小试和中试会计处理

351 评论(11)

阳光通宝

计入资产成本,产出产品收入冲减资产成本

102 评论(14)

可爱多O

便于税务加计扣除计算设以下明细科目:

(一)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

(二)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三)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四)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

(五)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六)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

(七)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八)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

研发支出科目,为费用类科目,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研发支出,贷方登记转为无形资产和管理费用的金额,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按照研发项目,分为“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扩展资料: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三、研发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二)企业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进行中研究开发项目,应按确定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以后发生的研发支出,应当比照上述(一)规定进行处理。

(三)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本科目(资本化支出)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

期末,企业应将本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研发费用”科目,借记“研发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研发支出

301 评论(10)

bonbean棒冰

产品开发过程是指产品从开始到形成的过程,一般包含四个阶段。

典型的产品设计过程包含四个阶段:概念开发和产品规划阶段、详细设计阶段、小规模生产阶段、增量生产阶段。

扩展资料:

1、在概念开发与产品规划阶段,将有关市场机会、竞争力、技术可行性、生产需求、对上一代产品优缺点的反馈的信息综合起来,确定新产品的框架。

这包括新产品的概念设计、目标市场、期望性能的水平、投资需求与财务影响。在决定某一新产品是否开发之前,企业还可以用小规模实验对概念、观点进行验证。实验可包括样品制作和征求潜在顾客意见。

2、详细设计阶段,一旦方案通过,新产品项目便转入详细设计阶段。该阶段基本活动是产品原型的设计与构造以及商业生产中的使用的工具与设备的开发。

详细产品工程的核心是“设计--建立--测试”循环。所需的产品与过程都要在概念上定义,而且体现于产品原型中(可在计算机中或以物质实体形式存在),接着应进行对产品的模拟使用测试。

3、小规模生产的阶段,在该阶段中,在生产设备上加工与测试的单个零件已装配在一起,并作为一个系统在工厂内接受测试。

在小规模生产中,应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也应当测试新的或改进的生产过程应付商业生产的能力。正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这一时刻,整个系统(设计、详细设计、工具与设备、零部件、装配顺序、生产监理、操作工、技术员)组合在一起。

4、开发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增量生产。在增量生产中,开始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数量水平上进行生产;当组织对自己(和供应商)连续生产能力及市场销售产品的能力的信心增强时,产量开始增加。

5、验收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产品开发过程

348 评论(13)

AstrophelandStella

1。领用材料,用于生产产品和车间,生产用1000公斤,单价10元;车间领用120斤,单价10元;厂部领用80公斤单价10元 借: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 10000 借:制造费用 —机物料消耗 1200 借:管理费用 —机物料消耗 800 贷:原材料 12000 做这个分录的时候,要有材料领用汇总表,另外要特别关注厂部领用的原材料进项税额是否要转出,我认为这个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如用于正常生产经营,且不属固定资产,可以抵扣;不是用于生产的或用于免税项目的应作为进项转出处理; 所以,你要根据具体情况看看你所谓的厂部领用是否需要进项税额转出,如果需要应该相应的帐务处理;这个要分析厂部(其他部门也一样要注意,只是实务中对管理部门关注更多一些)领用的具体原因,根据不同原因补充做相应帐务处理(特别注意是上述凭证的补充),我随便就两个例子: 1、厂部领用于固定资产的货物,已在财务上作进项税额处理的: 借:固定资产-XX产品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厂部领用于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劳务: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银行存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厂部领用于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无形资产:(如:为使用土地搭建棚架而耗用的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或支付的加工费)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厂部领用于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销售不动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厂部领用于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厂部领用于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免税项目: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支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7、厂部领用于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集体福利: 借:应付福利费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就举这么多了,总之你要把握下面的大原则: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购进固定资产; (二)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三)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四)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五)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六)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强调上述所述问题:该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且不属于固定资产,因该可以抵扣.(仅供参考) 2。以银行存款1200元支付企业下一年的上半年报刊杂志费 借:待摊费用—报刊费 1200 贷:银行存款 1200 下一年度注意按照月份进行分摊,分摊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机物料消耗 200 (1200/6=200) 贷:待摊费用—报刊费 200 3。按借款利率预提应长期借款利息2000元计入当期损益 借:财务费用 -利息 2000 贷:预提费用或者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2000 4。摊销专利权2500元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2500

9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