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23

吃吃喝喝小蚊子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折旧计算方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永远幸福66

已采纳

首先,两者出发的对象不同:折旧对固定资产而言,摊销是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其次,两者具体的计算方法不同;再次,两者在考虑到税收的情况下,对利润的影响不同。此外,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都是对相应资产的备减帐户。

初级会计折旧计算方法

336 评论(11)

RedWeiPrincess

用公式第n年应提的折旧额=M(1-2/N)n-1*2/NM:表示固定资产原值N:表示固定资产使用年限n:表示所求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年份最后2年每年应提的折旧额=[M(1-2/N)N-2-m]/2m:表示净残值例:某医院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24000元。要求计算第三年的折旧额是多少?最后一年的折旧额是多少?年折旧率=2/5=40%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40%=86400元第四、五年每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86400-240000)/2=52800元由此看出,用传统的计算方法计算某年或最后一年的折旧额比较麻烦,当该设备寿命是10年甚至更长的时候,那计算量就相当大了。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公式如下:1、第n年应提的折旧额=M(1-2/N)n-1*2/NM:表示固定资产原值N:表示固定资产使用年限n:表示所求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年份按上例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1-2/5)3-1*2/5=86400元2、最后2年每年应提的折旧额=[M(1-2/N)N-2-m]/2m:表示净残值按上例最后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1-2/5)5-2-240000=52800元

345 评论(11)

rememeber24

因为会计分期,就要求确认各个不同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利润,那么收入、费用属于哪一个会计期间的标准用什么呢?标准有两个,即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目前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在权责发生制下,当期的费用不以当期的款项支出为标准,而是按当期是否应负担这项费用为标准。本期是否应负担该项费用是要看本期是否是该项费用的受益期,因此取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时的支出不能作为当期费用,而是先作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相关支出作为它们的成本),然后在其各受益期(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期确认费用。如何在受益期分期确认费用?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各期的折旧或摊销额,作为各期的费用。

213 评论(9)

虾虾霸霸kat

写成(620-20)/20000*200更好理解一点。

344 评论(11)

Hexe留恋不往

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计提时用到的折旧科目累计摊销是无形资产计提时用到的折旧科目需要摊销的东西有很多资产是一种还有递延收益也需要分摊费用也有摊销的

28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