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enhachi
初读稻盛和夫先生《经营与会计》时确实觉得有点吃力,毕竟自己不是财务专业出身,对于其中所讲到的内容知之甚少,但是经过第二次静心阅读后,我发现对其中的理念原则以及所举的实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正说明自己今后一定要多加强学习,多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以更快提高自身的能力。读完书后一定要多加总结和思考,那么接下来就由我和大家来分享下阅读本书的一些感想。《经营与会计》主要讲的是:稻盛和夫先生在创业之初对会计科目一无所知,他是技术出身,当时能做的只是全身心投入工作,但是企业经营中每天都要面临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让他感到很不安,经过一番思索后,他觉得一切事物都应该遵循原理原则进行解决和处理,对于每一个问题他决心依据自己的经营哲学从正面解决,也就是正确做人的基础上开展经营。稻盛和夫先生的会计学基本思维模式是追求事物的本职,以作为人何为正确为基础对事物进行判断,追溯事物的本质,同时以做人的基本道德和良心为基础开展经营。 本书重点阐述了会计学在管理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也阐述了企业经营中重要原则与会计的关系。本书共分为七章,其中每一章对应一个经营与会计的原理原则,分别是现金流经营原则、一一对应原则、筋肉坚实的经营原则、完美主义的原则、双重确认的原则、提高核算效益的原则和玻璃般透明经营的原则。接下来就这七条原则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现金流经营原则就是经营要聚焦在现金的流动上,必须以现金为基础,实事求是的反映企业现阶段的实际资金情况。经营者要时刻了解资金去了哪里,及时关注每日的资金情况,要在土表正中相扑,而不是到了来不及的时候再去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应对,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只有把现金经营作为基础,放在中心位置,才能做好经营。 一一对应原则是指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证钱、物的流动与票据的一一对应,构建一个透明的监督管理系统。如果销售票据和进货票据不一一对应,销售和利润每个月会有起伏波动,这样就会出现错误的数据,那么在错误的数据基础上进行经营判断的话,就很有可能将公司导入错误的方向。所以说,坚持贯彻一一对应原则可以确保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的判断,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筋肉坚实的经营原则是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注重成本管理,要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企业有效降低成本,那么在销售收入同等的情况下就增加了企业的利润。比如文中提到的即买即用,也就是用多少买多少,不进行一次性大量买进,而是在需要时再购买,这样就避免了一次性大量买进会使企业存在很大风险,承担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所以这一原则同样适合应用到日常经营中。 完美主义的原则是指在企业经营中不允许妥协,所有工作都要尽可能追求完美,达到每个细节,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现。作为经营者不仅要从宏观上明白整个公司的状况,而且还要在微观上了解部下所做的工作,了解每一个员工以及现场工作的情况,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完美主义的实施,成为一名优秀的经营者。同时,只有企业领导者严格的审核,员工的工作就会少出现问题,这样就能使完美主义渗透到公司的每个部门和每一个人。 双重确认的原则是一种保护企业也保护员工的机制,主要目的是杜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犯错误甚至犯罪,与一一对应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两个以上的人进行相互监督、审核、确认,由此来推进工作,这一原则贯彻执行能使员工在工作中规避风险,也能提高业务本身的可信度,保证企业组织的健全性。 提高核算效益的原则是指在提高销售收入的同时,要不断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费用压缩从而实现利润的增加,也就是运用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的原则,来提高单位时间效益核算,追求附加价值。每一个独立的单位都负有一个独立的经营责任,这样个体就能更加清楚和明确自己的目标,并根据目标和努力去提高创造价值。 玻璃般透明经营的原则是指光明正大地向企业所有成员公开财务账目信息,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员工知晓公司整体的情况、前进的目标,同时也让员工知道公司前进的困难和经营上的难题。这种做法对于提高公司员工的道德水准、形成公司整体合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更容易让企业达到目标。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感悟很深,也深知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价值。而作为企业经营者更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贯彻经营原理原则来加强企业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不断发展与成长。
childrenqj126
稻盛先生在本章节中讲到的“一一对应”更多是讲钱款和货物的对应、钱款和票据的对应,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在想,要是能早读到,早执行,那么我们财务的工作应该要轻松一点。相信在读完本章节之后,大家对都有自己的理解,除了在财务板块的一一对应原则外,我将这个原则对应到了我们板块的工作上。 1.资源、产品、客户一一对应。对于新资源要有极强的敏锐度,它适合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产品,这个产品适合卖给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所有产品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要求。 2.产品、报价、客户一一对应。什么样的产品该定什么样的价格,什么样的价格又适合什么样的客户?这是产品和销售值得思考的问题,开门性的产品应该怎么定价,优质资源性的产品应该怎么定价,相信我们在气象局的产品定价上应该吸取经验教训,应该反思。 3.项目、负责人、配合人一一对应。复杂的工作,时间跨度较长的工作以项目制立项,指定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推进、进度的把握、完成情况的汇报、质量的监控等等工作,对项目的结果负责。 4.档案管理一一对应。五星级工作评定中很多家人参与了档案整理的工作,说起来都有一把心酸泪,那如果我们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能不能把工作做在前面呢? 5.报账项目与票据一一对应。我记得有次,我在报销一次快递费时贴了一张车费的发票,财务人员立马要求我更换票据。所以之后在每次贴票时我都会格外留意这张票据能不能使用,会不会给财务工作带来困扰。 一一对应原则不仅作为会计处理的方法,必须严格遵守,而且他还规范了企业及其员工的行为,实现玻璃般透明的经营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重新思考这一原则,从各个板块自身的工作中去“一一对应” ,一一消化,才是关键。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