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53

王凡Angela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东奥初级会计实务教材勘误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叫鑫小鑫

已采纳

轻1:《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

轻松过关1主要是夯实基础,以考点配合经典例题讲解。本书考点覆盖全面,命题趋势准确,同时辅助

同章演练习题、跨章节大题以及2套全真模拟卷演练学习,学练结合,轻松过关。

轻2:《机考题库一本通》

由深谙命题规律编撰的机考试题组成,以题练考点,固重点;拒绝题海,题目质量高;分为章节题集训、主客观集训、真题及模拟集训,分步骤,全方面,多维度攻克试题,让考前做题事半功倍。

轻3:《考点荟萃及记忆锦囊》

是本口袋书,体型小巧,携带方便,高度凝练知识点内容,总结归纳,对比分析。轻松理解,吃透考点,利用碎片时间,随时翻看,加深记忆。

轻4:《考前最后六套题》

高质量考前模拟试卷,是各位名师呕心沥血紧贴考试脉搏编撰,覆盖重点,深谙命名规律,预测考点;时在考前能够查漏补缺,短时间内迅速提分;

轻5:《思维导图全解》

彩色版思维导图,并附有要点填补强化记忆,为考生搭建知识点框架,从广度和深度上为备考助力(具体以实际上线为准)。

《轻松过关6》本书选取考试恒重点内容,考点覆盖率实达80%,包含近3年真题,题目及答案解析均按照最新政策改编并且本书将教材中涉及的分录进行展示,方便学员背记考点,适用于冲刺阶段快速提分,60分通关必备。(《轻松过关六》目前只有初级会计版本)。

考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购买。

东奥初级会计实务教材勘误

128 评论(14)

自由自在的GUCCI

书名:初级会计实务作者: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出版时间:2009-12-1ISBN:9787509518663开本:16开定价:28.00元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初级会计实务作者:张志凤编著[2]?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12-1开本:16开ISBN:9787301080832定价:¥36.00

232 评论(8)

百合海鸥

1、下载安装东奥会计云课堂app,点击左上角图标,选择对应考种进入;2、下滑页面到底部即可找到该考种的图书勘误。

240 评论(9)

家装工装

初级会计《轻松过关》系列图书是经过历史验证的高品质辅导书,业内名师精心编制,良心品质,让考生对考试必考点、重点、非重点一目了然,避免多走弯路,提升学习效率。2018年为应对初级会计考试改革新形势,体例有所修改,但仍为五大套系,分别是:轻松过关1《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轻松过关2《机考题库一本通》,轻松过关3《考点荟萃及记忆锦囊》,轻松过关4《考前冲关必刷卷》,轻松过关5《要点自检图谱》。

280 评论(8)

zhouchang1988127

以下是官方勘误2007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问题解答第一期一、《会计》1.教材差错更正(1)教材第35页,正数第六行的“短期投资”改为“投资”,“现金”改为“资金”。本段最后一句改为“购买股票、债券等时,根据持有金融资产的目的,按实际发生的金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科目”。(2)教材第42页例3-1:改为甲公司支付1060000从二级市场购入公司发行股票,而不是1000000元。(3)教材第48页至第51页〔例3-5〕答案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全部改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共四处。(4)教材第49表3-2下方“*1138=....-3”,3是-3次方,应为右上角。(5)教材第115页第6行:55250000×0.0221应改为:55250000×10%。(6)P118,倒数第二行上面,增加:6.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7)教材第121页倒数第三行:删除“不考虑预计净残值和”。(8)教材第131页正数第三段的倒数第二行,5万元改为6万元。同页,表7-1第4列“利息”改为“利率”。(9)教材第133页正数第4行的会计分录应改为:借:无形资产——商标权5020000贷:实收资本(或股本)5000000银行存款20000(10)教材第145页,正数第8行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改为:贷记“累计摊销”科目。同页,例题7-9第三行100万元改为10元。(11)教材第161页正数第10行,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后面添加标点符号“。”。例16上面一段的倒数第1、2行中“;”改为“,”。(12)教材第162页正数第14行的“投资性房地产——已出租土地所有权”改为“投资性房地产——土地所有权”。同页,第(3)笔会计分录中,出售时其他业务成本应为19425000元,摊销应为10575000元。(13)教材第175页,最后一笔分录,借方应增加:“营业外支出2200000”。(14)教材第239页倒数第3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改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5)教材第255页正数第8行,(P/A,r,10)改为:(P/A,r,5);(16)教材第259页第5行:(100÷5)应为(10÷5)(17)教材第264页第14行:“库存商品”应为“发出商品”(18)教材第274页:第一笔会计分录的数字是否应为1100000,第二笔会计分录的数字是否应为900000。(19)教材第299页:(11)=(100000-200000)+(100000-100000)……这个(100000-100000)改为(953800-953800)。(20)教材第347页第六段:删除“重组债券的账面余额与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三、《财务成本管理》1.教材差错更正(1)教材第218页表下第5行“期末余值变现纳税”应为“变现余值损失抵税”,倒数第6行“(A/P,10%,5)”应为“(P/A,10%,5)”。(2)教材第219页第7行“-折旧抵税”应为“+折旧抵税”。(3)教材第277页第4行“营业流动资产增加”应为“经营营运资本增加”。(4)教材第281页第1行“净投资回报率”应为“净资本回报率”。(5)教材第299页第17行“每股销售收入83.19美元,每股净利润3.91美元”应为“每股销售收入83.06美元,每股净利润3.82美元”。(6)教材第308页倒数第11行“看跌期权的出售者”应为“看涨期权的出售者”。(7)教材第330页倒数第4行“NORMSDIST”应为“LN”。2.教材相关问题(1)问:教材第340页表11-19中“未修正项目价值”与“修正项目价值数字”是如何得出的?答:“未修正项目价值”与“修正项目价值”的计算方法,书上以第4年为例做了说明,在此以第3年为例进一步解释。第3年的“未修正项目价值”:第1节点:[0.483373×(1076+1271)+0.516627×(484+679)]/(1+5%)=1652.90第2节点:[0.483373×(484+679)+0.516627×(190+385)]/(1+5%)=818.52第3节点:[0.483373×(190+385)+0.516627×(44+239)]/(1+5%)=404.18第4节点:[0.483373×(44+239)+0.516627×(-28+167)]/(1+5%)=198.43第3年的“修正项目价值”:第1和第2节点:由于第4年的第1-3节点无变化,所以不必修正。第3节点:第4年的第5节点239.25万元低于清算价值300万元,用300万元取代项目价值,所以:[0.483373×(190+385)+0.516627×(44+300)]/(1+5%)=434.08第4节点:[0.483373×(300+300)+0.516627×(300+300)]/(1+5%)=285.71该数字低于第3年的清算价值(400万元),用清算价值作为项目修正价值。(2)问:如果承认资本市场是不完善的,筹资结构就会改变企业的平均资本成本,那么即使满足两个条件为新项目筹资,也不能使用当前的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吗?教材163页说,“如果假设市场是完善的,资本结构不改变企业的平均资本成本,则平均资本成本反映了当前资产的平均风险”,这句话如何理解?答:如果新项目的风险与企业当前资产的平均风险相同,并且继续采用相同的资本结构为新项目筹资,则可以使用当前的资本成本作为新项目的折现率。如果资本市场是完善的,则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只要新项目的风险与现有资产平均风险相同,就可以使用当前资本成本作为新项目的折现率。不过,完善的资本市场只是一种理论状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完善的市场有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市场是无摩擦的,即不存在任何交易费用或者税收,全部资产均可以进行无限分割并均可交易,并且不存在任何限制规定;产品市场和证券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产品市场的所有生产者均以最低平均成本提供商品或者劳务,证券市场的所有参与者均是价格接受者;市场信息处于有效状态,即信息是没有成本的,并且信息可以同时被所有的个体获得;所有个体均是理性的,即他们都是期望效用最大化的投资者。满足上述条件下,产品市场和证券市场都同时处于资源配置完全有效和运行完全有效状态。配置完全有效,是指稀缺资源可以得到最佳配置;运行完全有效是指交易成本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增加成本较低的债务筹资,会使权益成本随风险增加而增加,两者正好相抵,资本结构变化不会改变平均资本成本。这就是说,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中,杠杆企业和无杠杆企业的价值相等,平均资本成本不反映财务风险,它只是反映当前资产的平均风险。(3)问: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实体现金流量法和股权现金流量法的现金净流量有什么区别?答: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实体现金流量法以企业实体的投资人作为计量现金流动的边界。这里的企业实体投资人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凡是项目引起的企业实体投资人经济利益变动的事项,都视为项目现金流量;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投资人内部的现金流动,不作为项目的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法以股东作为现金流动的边界,凡是引起股东经济利益增减变化的事项,都视为项目的现金流量,包括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现金流动。具体说来两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体现金流量法下,利息是股东利益减少,债权人利益增加,对于实体投资人总体来说现金流量无变化;而在股权现金流量法下,利息是股东的经济利益流出,应作为项目的现金流出。(2)在实体现金流量法下,“所得税”指的是“EBIT×T”;而计算股权现金流量时,“所得税”指的是“(EBIT-I)×T”。(3)在企业实体现金流量法下,“净利”指的是“EBIT(1-T)”即息前税后净利;而在股权现金流量法下,“净利”指的是“(EBIT-I)(1-T)”即息税后净利。(4)正常情况下,企业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利息(1-T)。(4)问:教材第159页的表5-12中,旧设备变现损失减税(10000-33000)×0.4=(9200),为什么在考察旧设备时作为现金流出处理而不象折旧抵税那样处理?能不能详细解释一下这张图表的每一项的具体含义?答:表5-12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列示继续使用旧设备方案得现金流出及其现值,下半部分列示购买新设备的现金流出及其现值。下面对继续使用旧设备方案的各项目进行解释。第一项:旧设备变现价值10000元。一个项目使用原有资源时,相关的现金流量是它们的变现价值,即该资源的机会成本。如果旧设备变现预计可以取得10000元的现金流入,因此相关的现金流出是10000元。第二项:旧设备变现损失减税9200元。这一项与前一项有关。如果旧设备出售,发生的损失可以抵减所得税9200元。继续使用旧设备意味着不变现,也就不能享受变现损失所抵减的所得税,相当于丧失了这一好处,因此应当作为现金流出项目。第三项:每年付现操作成本作为现金流出。第四项:折旧抵税。因为折旧可以减少应税所得,意味着可以少交所得税,相对减少现金的流出,减少的现金流出就增加了现金流入。第五项:两年后大修理成本属于两年后的付现成本,是预计的现金流出。第六项:残值变现收入是预计的现金流入。第七项:残值变现净收入纳税,属于将来的预计现金流出。·································2007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勘误第三章P42页例3-4有误,正确的做法应是:(1)2007年1月1日确定购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购买价款、增值税额、保险费、装卸费等购入固定资产的成本=2106000×3.7908+7000=7990424.8(元)借:在建工程7990424.8未确认融资费用2546575.2贷:长期应付款l0530000银行存款7000(2)2007年度发生安装费用50000元借:在建工程50000贷:银行存款50000(3)确定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信用期间的分摊额:表3-1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单位:元日期分期付款额确认的融资费用应付本金减少额应付本金余额(1)(2)=期初(4)×10%(3)=(1)-(2)期末(4)=期初(4)-(3)2007.1.17983424.802007.12.312106000798342.481307657.526675767.282008.12.312106000667576.731438423.275237344.012009.12.312106000523734.401582265.603655078.412010.12.312106000365507.841740492.161914586.252011.12.312106000191413.751914586.250合计105300002546575.207983424.80(4)2007年1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结转工程成本、支付款项借:在建工程798342.48[(l0530000-2546575.2)×10%]贷:未确认融资费用798342.48借:固定资产8838767.28(7990424.8+50000+798342.48)贷:在建工程8838767.28借:长期应付款2106000贷:银行存款2106000(5)2008年l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支付款项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l0530000-2106000)-(2546575.2-798342.48)]×10%=667576.73(元)借:财务费用667576.73贷:未确认融资费用667576.73借:长期应付款2106000贷:银行存款2106000(6)2009年l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支付款项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l0530000-2106000×2)-(2546575.2-798342.48-667576.73)]×10%=523734.40(元)借:财务费用523734.40贷:未确认融资费用523734.40借:长期应付款2106000贷:银行存款2106000(7)2010年l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支付款项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l0530000-2106000×3)-(2546575.2-798342.48-667576.73-523734.40)]×10%=365507.84(元)借:财务费用365507.84贷:未确认融资费用365507.84借:长期应付款2106000贷:银行存款2106000(7)2011年l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支付款项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2546575.2-798342.48-667576.73-523734.40-365507.84=191413.75(元)借:财务费用191413.75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91413.75借:长期应付款2106000贷:银行存款2106000P58例3-12答案应:(1)答案没有问题(2)应是:营业厅的累计折旧金额=1800000×3%×8=432000(元)借:在建工程1368000累计折旧432000贷:固定资产1800000(3)应是:旧电梯的账面价值=200000-200000/1800000×432000=152000(元)借:其他应收款100000营业外支出52000贷:在建工程152000(4)答案没有问题(5)分录应是:借:固定资产1567000贷:在建工程1567000P62页第二笔分录应该是:借:在建工程167000贷:原材料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7000应付职工薪酬50000第七章P130:表格第二行S公司盈余公积20000000应改为2000000。第八章P157:第6、7行中的第一个“出”应是“入”;倒数第1、2行中的第一个“出”改为“入”。对于例8-6的处理中是否确认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处理根据目前查到的资料和咨询的结果来看,这里是存在争议的。P159:倒数第6、7、9、10、11行中的第一个“出”改为“入”。P160:是否确认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处理根据目前查到的资料和咨询的结果来看,这里是存在争议的。第十章P196第10行中的“本付息”改为“本分期付息”第十一章P206页倒数第四行中的“其他业务支出”应改为“其他业务成本”。P213页[例11-7]例题的条件有些问题,所以将例题叙述改一下,会计处理不变:答案处理在P214页最下面应该加上一笔分录:借:预计负债24000贷:营业外收入24000第十三章P259页(3)中的第2笔分录删除。第十九章P374页第9行中的“预收账款”改为“预付账款”P378页第3行中的“单步式”改为“多步式”《财务管理》2007年教材勘误表1.P23:第二行“相关”改为“不相关”单期资产的收益率计算公式第一行第二个“=”改为“+”2.P28:A、B项目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中括号中的每一个数字后面均少了“%”3.P26:方差的公式少了求和符号;标准差的公式中“Pi”改为“Ri”,将“Ri”改为“Pi”4.P33:“三、系统风及其衡量”上面一行中“因数系统风险”改为“因为系统风险”5.P44:贝他甲的计算式中“σ甲,m”改为“ρ甲,m”6.P53例3-9:缺少了“银行利率为6%”的条件7.P53:年资本回收系数及上面公式中“n”改为“-n”8.P53:例3-9解答第一行的“14.7915”改为“14.7519”;第二行“24.7915”改为“14.7519”、“24.7915”改为“24.7519”9.P54:倒数第7行“F/A”改为“F/P”10.P55-P56:例题3-14的解答中“(P/A,2%,5)”改为“(P/A,2%,4)”,相应的计算结果也需要修改11.P57:第三行的公式改为“P0=A×[(P/A,i,m+n)-(P/A,i,m)]”12.P60:例3-22第6、7行中“4.9464”改为“4.9164”,计算结果改为13.59%13.P61:第5行“12.25%”改为“10.25%”;第二节上面一行中第一个等号后面加上“P×”14.P63:第7行的计算式左边的分母改为“16%-18%”15.P65:表3-2中第5行第2列“2.704”改为“2.074”16.P68:例3-34:解答第二行分母上的“n”改为“5”;第三行“1000”改为“100”例3-35:将“债券到期仍按面值收回”改为“债券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单利计息”17.P69:倒数第4行“7.65%”改为“7.84%”18.P70:例3-38第2行“券面”改为“票面”;第3行“400元”改为“40元”19.P71“例3-40”中“106%”改为“10600”20.P72:第2行“940000”改为“94000”;(2)答案前两行中的“940000”改为“94000”21.P72:倒数第3行小于号后面的“4000”改为“94000”22.P85:例4-10答案(4)中“+7”删除,“507”改为“500”;(5)中“-507”改为“-500-7”23.P86:续表中合计数中的“4070”改为“5070”24.P86:倒数第2行“(1-T)”去掉25.P91:例4-8”改为“例4-9”;例4-14第四行中NCF的下标“2-8”改为“2-10”26.P94“例4-8”改为“例4-9”;“例4-10”改为“例4-11”27.P96:“例4-17”改为“例4-19”28.P97:“例4-16”改为“例4-18”;“例4-17”改为“例4-22”29.P105:倒数第1行改为“228.914大于206.020大于162.648大于117.194”30.P106:倒数第8行“NCF”改为“ΔNCF”;“IRR”改为“ΔIRR”31.P107:倒数第4行中大于号改为小于号;倒数第5行中小于号改为大于号32.P110:倒数第4行“795.94”改为“795.54”;倒数第3行“718.07”改为“659.97”;倒数第2行“718.07”改为“659.97”33.P120:表5-1第3列倒数第2行的数据改为“1.98”表5-1第4列后三行的数据分别改为“3.63”、“2.18”、“5.81”每股股票价值的计算式中“5.82”改为“5.81”、“4.1427”改为“4.1356”34.P121:例5-3(2)原题和答案中的“交易价格”改为“价值”35.P125:例5-5答案最后一行中“982”改为“900”36.P127:倒数第2行中“手续费手赎回”改为“手续费赎回”37.P130:表格倒数第二行“基金市场账面价值”改为“基金资产市场价值”38.P138第六行:“附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改为“除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39.P153:表6-5中第三列最后一行“80”改为“60”40.P163:倒数第九行公式中的“进货成本”改为“存货进价”41.P165:平均缺货量的公式分母中的“-”改为“+”42.P299:例10-13中“20×4”改为“20×7”P233:“2006年企业财务杠杆系数”改为“2007年企业财务杠杆系数”43.P302:表10-22中全年数第3行和第四行分别改为“2.95”和“4040”44.P303:表10-23中最后一列最后一行的内容移至最后一列倒数第二行45.P307:表10-26中第四列第5行“30.72”改为“31.32”,第8行“60.52”改为“61.12”46.P308:表10-27“本年材料采购成本”对应的小计“216506”改为“218700”47.P309:表10-28表头中“20×4”改为“20×7”表10-29中第3季度的固定性销售费用改为“7500”48.P312:标题和标题下面第一句话中的“特种决策预算”改为“投资决策预算”49.P385:“资本公积=实收资本(股本)中的资本溢价(股本溢价)”改为“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中的资本溢价(股本溢价)”50.P386:第一行分子中“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改为“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报告期时间”倒数第四行“营业净利润”改为“营业净利率”51.P391:总资产增长率公式的分子“本年总资产增长率”改为“本年总资产增长额”52.P391:最后一行“2005年”改为“2004年”53.P392: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的公式下面第二行“2005年”改为“2004年”54.P398:“业绩评价的内容”上数第二行“债仅人”改为“债权人”55.P402:表12-24中“流动资产比率”改为“流动资产周转率”····························参考网址:

346 评论(10)

懒洋洋一家

你好。我刚通过2011年初会考试。嘿嘿~买教材和东奥轻松过关一,两门《初级实务》和《经济法基础》然后在考前一个月再买套东奥轻松过关四,也就是考前六套题。祝你成功!

27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