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燎原
关键词: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鉴于财会专业的特殊性,在中专学校的会计教学中,必须以“职业需求、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实用性和应用型。这就要求中专学校在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实践”“应用”两个中心点,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实践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比如,学校积极与中小型企业进行合作,通过这种有效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了其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1]。
一、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实践教学理念支持
目前,多数中专学校在会计专业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片面地追求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教师在讲台滔滔不绝地讲授,但没有实践操作平台,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使学生得到实践锻炼,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缺乏真正意义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般成功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对师资队伍要求相对较高。就目前而言,国外优秀成功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其教师队伍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多是企业中身经百战的“老员工”。但就我国来说,虽然部分教师属于“双师型”教师,但真正具备实践经验的却非常少。还有部分教师虽然会计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受到课时重、任务多等因素影响,几乎很少参与实践调研,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以至于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
(三)实践教学模式僵化
一方面,目前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中具体的会计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课程设置较多,而实践课程安排较少,这种不科学的课程安排,不能上体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这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无法满足社会中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师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但就目前而言,我国中专学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讲解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足够的机会真正进行实践操作,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四)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多数仍然采用卷面考核的方式,并且考试的题型固定、呆板,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这种片面的实践教学评价模式下,教师很难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全面的评定,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4]。
二、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
(一)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企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中职学校在具体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的体格点,不断更新传统的会计教学理念。同时,结合社会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力求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其次,鉴于会计这一岗位的特殊性,学生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必须结合市场的人才需求特点,加强学生的会计职业操守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端正其工作态度[5]。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鉴于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都对教师队伍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采用激励措施,鼓励理论知识较强、实践经验较少的教师努力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这就要求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鉴定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证书”,更要看重其是否拥有企业工作的履历;其次,学校可以与企业、会计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鼓励教师在课余时间到企业里进行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最后,不断扩充教师队伍[6],学校必须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师资队伍,积极从企业中吸取优秀的人才,使其走进课堂,以加强中专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方式
首先,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在具体的理论知识教学活动中,增加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让学生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以便学生进入岗位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内适应岗位的需求;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中,学校必须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并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必须要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两个环节有机结合到一起。其次,丰富实践教学方式。首先,充分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采用“引导—探索—实践—掌握”的模式,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例如,某中专学校在进行会计实践教学活动中,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并通过顶岗实习完成对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其次,学校可充分利用仿真教学模式,通过设置典型的仿真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对所学知识进行训练。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使得学生在情境操作中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最后,在具体进行实践教学中,学校还应充分结合市场的需求,对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课程,以加强实践教学。
(四)完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模式
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模式中,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才能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学校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评价中,不仅要看重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充分结合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评价;在具体实践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考评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职业道德、动手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评。其次,学校要与合作实习单位建立良好的结果反馈机制,以便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准确的考评。
三、结语
中专学校在进行会计教学的过程中,鉴于会计人才的特殊性,在具体的人才培养中,必须以企业的需求为目标,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但目前中专学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戴圣姝.论实践教学模式在中职会计课堂的运用[J].成才之路,2018(12):54.
[2]郭洁.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3]高塬.中专会计教学适应企业需求探讨[J].智能城市,2017,3(3):130.
[4]张洁.如何提高中专学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2):183.
[5]邹剑珍.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252-254.
[6]阳春芳.中专学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学周刊,2014(15):15.
作者:樊勇涛 单位:陕西省第二商贸学校
糖糖和胖秘
1、 课程的设置第一部分:介绍了财务会计的目标、六要素的基础知识、会计假设等。第二部分:介绍了会计的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第三部分:财务会计报告,主要介绍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2、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学3、多媒体教学4、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讨论问题5、学生动手实践
巫毒小子
教学方法:充分关注学生的体验价值,实现思政教育效果的内化找准恰当的融合点后,不能只靠老师去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做,更重要的让学生参与其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有机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情景教学法,安排学生课前观看《华尔街》、《大空头》等电影,就不同角色在电影中的行为选择在课堂上讨论,阐述自己如果是某角色会做如何选择以及选择的理由;比如各类财务造假案例、审计案例,让学生代入不同的角色角度,思考相关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如果自己处于那个位置,会做出什么选择,理由是什么。比如就实务相关的热点问题展开辩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实务具体问题的真实想法,比如是否支持“996”是爱岗敬业的表现、如何看待社_中的“关系”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作价值判断,而是要做好充分准备对于学生不同的看法进行启发并引导,不要设置明知实际存在但禁止学生讨论的限制,否则学生会觉得所谓讨论不过是流于形式。课程评价方式也可以更灵活,比如课前就某一问题发表问卷,收集学生的观点,课后就同一问题发表问卷,比较学生观点的变化;某些课程思政的教学甚至可以不设置结果的评价,只要求学生参与,但课程要留有余韵,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专业课程建设角度,要避免各自为战,课程与课程之间就同一主题,可以设计安排不同深度的教学活动,避免重复,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专业精神、三观塑造等的持续正面影响。锦绣·下旬2020年10期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