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舞徘徊风露下
通过查表或者直接按公式计算就可以。
(P/A,5%,5)就是年金现值,P表示现值,A表示年金,(P/A,5%,5)意思是按照5%的利率,在5年以后收到的年金折成现在的价值。
复利现值(PVIF)是指发生的一笔收付款的价值。例:若年利率为10%,从第1年到第3年,各年年末的1元,其价值计算如下:
1年后1元的现值=1/(1+10%)=0.909(元)
2年后1元的现值=1/(1+10%)(1+10%)=0.83(元)
3年后1元的现值=1/(1+10%)(1+10%)(1+10%)=0.751(元)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P=F*1/(1+i)^n其中的1/(1+i)^n就是复利现值系数。记作(P/F,i,n).其中i是利率(折现率),n是年数。根据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查到具体对应的复利现值系数了。
扩展资料:
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为了计算货币时间价值量,一般是用“现值”和“终值”两个概念表示不同时期的货币时间价值。
现值,又称本金,价值。
终值,又称本利和,是指资金经过若干时期后包括本金和时间价值在内的未来价值。通常有单利终值与现值、复利终值与现值、年金终值与现值。
单利终值与现值
单利是指只对借贷的原始金额或本金支付(收取)的利息。我国银行一般是按照单利计算利息的。
在单利计算中,设定以下符号:
P──本金(现值);
i──利率;
I──利息;
F──本利和(终值);
t──时间。
1.单利终值。单利终值是本金与未来利息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F=P+I=P+P×i×t=P(1+ i×t)
例:将100元存入银行,利率假设为10%,一年后、两年后、三年后的终值是多少?(单利计算)
一年后:100×(1+10%)=110(元)
两年后:100×(1+10%×2)=120(元)
三年后:100×(1+10%×3)=130(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利现值系数
leleba2013
(P/A,5%,5)和(P/S,5%,5)可以直接通过相应系数表查出相应的数值。
(P/A,5%,5)是年金现值系数表达式,表示普通年金A、利率为5%,经过5期的年金现值。年金现值通常为每年投资收益的现值总和,它是一定时间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
(P/S,5%,5)复利现值系数表达式,表示利率为5%,计息期为5期的复利现值系数。复利现值系数年金系数就是把以后各年相等的金额折成现值之和。就是N个复利现值之和。
扩展资料
普通年金现值的应用
P=A×(P/A,i,n),其中,P代表现值,A代表年金,i代表利率,n代表计算计息的期数。最简单直接的理解是每年年末存入银行一笔钱(年金A),连续存10年,则到期后这笔钱在现在的价值是多少(现值P)。
注意,这里的i同上一期提到的复利现值的利率i相同,为计息周期利息,一般为年利率,n为计息期期数,一般单位为年,也可以为季度(此时计息周期利率i=年利率/4)、月(此时计息周期利率i=年利率/12)、周(此时计息周期利率i=年利率/52)、天(此时计息周期利率i=年利率/365)。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利现值系数
欧比诺橱柜
其实未确认融资费用可以理解为未来应付利息,长期应付款可以理解为未来应付本金和利息。所以应付的本金余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所以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期初应付本金余额*实际利率=(期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实际利率
阿囧小胖只
1、“可收回金额”是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通常反映的是资产如果被出售或者处置时可以收回的净现金收入。其中,资产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的金额;处置费用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资产处置的增量成本,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但是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等不包括在内。
(2)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就是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的“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
2、可变现净值。也是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之一,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资产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可变现净值通常应用于存货资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