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lwithjada
1.商贸企业的会计核算,实际就是库存商品:进,销,存的成本核算; 企业使用或者销售的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其他方法,税法是不会认可得。 2. 大多商贸企业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是按照加权平均法来核算的;结转存货发出的加权平均法举例: 3.某企业6月份账面上,库存商品A的期初余额100件,单价10元/件,金额1000元;6月10号购进200件,单价13元/件,金额2600元;6月20号又购进200件,单价12元/件,金额2400元;则在6月底,该商品的加权平均价=(1000+2600+2400)/(100+200+200)=12元/件;假设当月销售了300件,则本月应结转的该商品销售成本=300*12=3600元;4.如果你单位是一般纳税人,主营业务成本 就是 你单位购买的库存商品发票上面的不含税价格;反之你单位如果是小规模,商品发票的总金额就是你公司的商品购入成本价格。
hehefatter
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自制在制品成本,完工入库成本都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中反映;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无法反映产品成本结构信息,有单位只能看企业的完工入库产品的明细账下的原始凭证,可以看到产品结构信息,但无法获取产品成本结构信息,这属企业保密资料。标准的三表里不会有那么详细的信息,如果是上市公司年报,相关的信息会详细一些,但也是毛利率这种级别的而已。如果你要看成本的具体构成,如人工费费,材料,折旧费等各是多少的话,必须得看企业的明细帐才行。
丹儿你个丹儿
1、根据销售类别,查询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明细账;2、结转产品销售成本:依照公司规定存货计价的会计政策:比如公司的会计政策是:存货发出按移动加权平均计价的话,销售产品的成本价就是:(1)本月产品的单位成本=[上月结存存货成本+本月入库存货成本]÷[上月结存存货数量+本月库存货数量](2)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X本月产品的单位成本;3、既然使用的是财务软件,核算系统应该已经设置了存货计价的会计政策,只要采购入库,数据信息进行了更新,系统内就有相应产品的单价,单价乘以数量,就是结转销售成本的金额。 #会计实操密码#、#会计记账密码#、#会计实操的背后逻辑#
粉红猪大大
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无法反映产品成本结构信息,有单位只能看企业的完工入库产品的明细账下的原始凭证,可以看到产品结构信息,但无法获取产品成本结构信息,这属企业保密资料。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自制在制品成本,完工入库成本都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中反映;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无法反映产品成本结构信息,有单位只能看企业的完工入库产品的明细账下的原始凭证,可以看到产品结构信息,但无法获取产品成本结构信息,这属企业保密资料。标准的三表里不会有那么详细的信息,如果是上市公司年报,相关的信息会详细一些,但也是毛利率这种级别的而已。如果你要看成本的具体构成,如人工费费,材料,折旧费等各是多少的话,必须得看企业的明细帐才行。成本报表的分类有:成本报表作为对内报表,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编制的。其种类格式,由企业根据成本管理要求自行设计确定,一般可作如下分类:(1)按照报送对象可分为对外成本报表和对内成本报表。对外成本报表是指企业向外部单位,如上级主管部门和联营主管单位等报送的成本报表。主管部门为了监督和控制成本费用,了解目标成本完成的情况,进行行业的分析对比,并为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提供依据以及投资者等需要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效益,都要求企业提供成本资料。实际上也还是一种扩大范围的内部报表。对内报表是指为了企业本单位内部经营管理需要而编制的各种报表。这种报表,其内容、种类、格式、编制方法和程序、编制时间和报送对象,均由企业根据自己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需要来确定。(2)按照编报的时间可分为年报、季报和月报。成本报表根据管理上的要求一般可按月、按季、按年编报。但对内部管理的特殊需要,也可以按日、按旬、按周,甚至按工作班来编报,目的在于满足日常、临时、特殊任务的需要,使成本报表资料及时服务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