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猫fiesta
财政部相关文件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由三个层次组成: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由财政部发布于2006年2月15日,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属于财政部部门规章,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2、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由财政部发布于2006年2月15日,文号:财会[2006]3号,属于财政部规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具体准则共计38项,分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由财政部发布于2006年10月30日,文号:财会[2006]18号,属于财政部规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应用指南的企业不再执行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各项专业核算办法和问题解答)。应用指南共计32项,并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其中,32个应用指南分别为:《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应用指南对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6项具体准则,财政部未发布应用指南。上述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三个方面,依次自上而下形成企业会计准则的三个层次,构成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并具有法律法规上效力,在全国范围内(港、澳、台除外)强制执行。另外,针对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了“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于2007年2月1日、2007年4月30日,先后发布了两项《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便于及时指导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有关方面正确地理解和执行新会计准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可爱多VS神话
财政部相关文件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由三个层次组成: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号,2、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政部规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企 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由财政部发布于2006年10月30日,文号:财会[2006]18号,属于财政部规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应用指南的企业不再执行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各项专业核算办法和问题解答)。 应用指南共计32项,并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其中,32个应用指南分别为: 《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6项具体准则,财政部未发布应用指南。 上述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三个方面,依次自上而下形成企业会计准则的三个层次,构成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并具有法律法规上效力,在全国范围内(港、澳、台除外)强制执行。 另外,针对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了“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于2007年2月1日、2007年4月30日,先后发布了两项《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便于及时指导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有关方面正确地理解和执行新会计
芒果东瓜酱
其具体内容可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准则、财务报告准则三大类,一般业务准则是规范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要求,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所得税等。
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准则是对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会计问题做出的处理规范;如生物资产、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原保险合同、合并会计报表等。财务会计报告准则主要规范各类企业通用的报告类准则,如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等。
扩展资料
我国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地位: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美国等国家或者地区在其会计准则制定中,通常都制定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既是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有关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的概念基础,也是会计准则制定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
我国基本准则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在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统驭地位。同时,我国会计准则属于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会计准则
zcp1211小窝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发布于2006年2月15日,属于部门规章,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2、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发布于2006年2月15日,属于规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发布于2006年10月30日,属于规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扩展资料:
企业会计准则注意事项:
1、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主要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的处理、商誉的减值测试与处理和有关资产减值的披露等内容。
2、在会计期末是否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应当首先取决于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则既不必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也不必确认减值损失,资产只有在存在减值迹象的情况下,才要求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3、某项资产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如果难以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的,该准则规定不应按照该单项资产为基础确定其可收回金额,而应当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可收回金额,然后据以确定资产的减值损失。
4、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会计准则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