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51

企业工作号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成本会计准则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玉面小达摩1986

已采纳

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技术相结合二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三成本会计工作必须建立在广泛的职工群众基础之上

成本会计准则

120 评论(11)

vivianygefes

1、《公司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工业公司财务制度》;2、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0-304号—成本管理相关应用指引(财政部2017年9月29日颁布的财会〔2017〕24号发布;、3、《关于调研报送公司产品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有关情况的通知》;4、财政部发布新《公司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财会〔2013〕17号)(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本制度的企业,不再执行《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直接涉成本会计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上面几个吧,其他的都是虚的

234 评论(15)

伊萨贝辣

成本会计工作组织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成本核算必须与成本管理相结合;

2、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技术相结合;

3、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

成本会计的任务

1、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成本数据正确可靠,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如果成本资料不能反映产品成本的实际水平,不仅难以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进行成本决策,而且还会影响利润的正确计量和存货的正确计价,歪曲企业的财务状况。

及时编制各种成本报表,可以使企业的有关人员及时了解成本的变化情况,并作为制订售价、作出成本决策的重要参考资料。

2、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优化成本决策,需要在科学的成本预测基础上收集整理各种成本信息,在现实和可能的条件下,采取各种降低成本的措施,从若干可行方案中选择生产每件合格产品所消耗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最少的方案,使成本最低化作为制定目标成本的基础。

为了优化成本决策,需增强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使之在处理每一项业务活动时都能自觉地考虑和重视降低产品成本的要求,把所费与所得进行比较,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成本控制,防止挤占成本。加强成本控制,首先是进行目标成本控制。主要依靠执行者自主管理,进行自我控制,以促其提高技术,厉行节约,注重效益。其次是遵守各项法规的规定,控制各项费用支出、营业外支出等挤占成本。

4、建立成本责任制度,加强成本责任考核。成本责任制是对企业各部门、各层次和执行人在成本方面的职责所作的规定,是提高职工降低成本的责任心,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有效办法。

建立成本责任制度,要把完成成本降低任务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层次和责任人,使职工的责、权、利相结合,职工的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本相结合;各责任单位与个人要承担降低成本之责,执行成本计划之权,获得奖惩之利。

扩展资料

成本核算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3、相关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改进工作。

4、重要性原则。对于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作为重点,力求精确。而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琐碎项目,则可以从简处理。

5、一致性原则。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资料有统一的口径,前后连贯,互相可比。

6、分期核算的原则。企业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进行分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

7、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使在本期支付,也不应计入本期成本。

8、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要按实际耗用数量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要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核算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会计

292 评论(12)

c阿c的鲁鲁

成本会计制度是指对进行成本会计工作所作的规定。它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在不断发展变化。商品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内容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计算、分析和考核等所作出的有关规定,指导着成本会计工作的全过程,这也称作广义的成本会计制度。

具体的成本会计制度有:关于成本预测、决策制度;关于计划(或标准成本)成本编制的制度;关于成本核算制度;关于成本控制制度;关于成本分析、考核制度等。

内容

成本会计制度是组织和处理成本会计工作所做的规范,是会计制度的组成部分,企业应根据会计基本准则、有关具体准则、行业会计制度、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和生产经营的特点制定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

1.关于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分工及职责权限。

2.关于成本定额、成本预算和计划的编制方法。

3.关于存货的收发领退和盘存制度。

4.关于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和凭证传递流程。

5.关于成本核算的规定,包括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成本核算帐户和成本项目的设置,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方法,在产品计价方法等。

6.关于成本预测的制度,包括预测的资料收集要求,一般方法与必要程序等等。

7.关于成本控制的制度,包括有关原始凭证的审核办法,有关成费用的开支标准和审批权限,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差异信息的反馈程序与时间限制,控制成本业绩的考核与奖惩办法等。

8.关于成本分析的制度,包括成本的一般方法、指标种类及计算口径等。

9.关于成本报表的制度,包括成本报表的种类、格式、编制方法、传递程序、报送日期等。

10.关于企业内部劳务、半成品、材料转移价格的制定和转帐结算的方法。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成本会计制度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40 评论(15)

白兔糖vov

1.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依据事实核算成本2.要求原始单据属实,根据实际发生的原始单据核算成本3.与制造部门协作沟通,建立良好的部门工作关系,才能获得你想要的数据,对方才能配合给你提供4.数据报表及时、准确反映给公司领导参考5.信息保密,防止竞争对手了解成本信息后造成对公司的不利。

212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