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的妈妈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以下:1.预算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2.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3.TOC管理、绩效管理、因素分析法4.平衡计分卡、WBS、5W2H管理会计方法众多,每种工具和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或某方面实现企业的管控目标,但各有其建设与运行的前提条件和优缺点。而且,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具有开放性,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完善。企业在搭建管理会计体系时仅仅应用一种方法肯定是不够的,但是如果同时应用一批工具方法,也需要注意不同方法之间的协同性和应用的复杂性。
Charles2Lillian
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的企业都会想要管理会计。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管理会计的基础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①成本性态分析法:将成本表述为产量的函数,分析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然后按照成本对产量的依存性,把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大类。它联系成本与产量增减关系的动态进行差量分析,构成了现代管理会计中一项基础性的内容。
②本量利分析法:将成本、产量、利润这几个方面变动所形成的差量相互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其核心部分是确定“盈亏临界点”,从动态上掌握有关因素变动对企业盈亏消长的规律性的联系。这对帮助企业在经营决策中根据主、客观条件有预见地采用相应措施实现扭亏增盈,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外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影响
管理会计与企业外部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已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部分企业会计人员仍然是领导者的附庸,对企业的决策不是建立在管理会计的方法基础上来制定,而是几乎全凭领导者的指令来决定,难以尽到管理会计人员应有的职责,导致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不能普遍应用。
(二)企业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影响
我国多数企业很少运用管理会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因为管理会计有些方法的应用是建立在较高管理水平基础上的。管理会计作为一种专门为现代企业进行决策服务的管理信息系统,正好满足了企业的这一需求。而现在中国多数企业尚未达到这种较高的管理层次,造成管理会计需求不足,从而影响了一些先进方法的应用。
(三)管理会计自身缺陷的影响
目前的管理会计可操作性差。我国的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仅限于对国外著述的翻译介绍,很多属于纯理论的探讨,不具有应用的针对性。管理会计的技术和方法主要采用数学和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大多为数学分析模型、数学规划模型、矩阵代数模型,令人望而生畏。在没有较好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管理会计在理论层面上是缺乏可操作性的。
(一)创造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
加快企业改革,尽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只有企业机制真正转换了,管理会计的应用才会由“别人要企业用”变成“企业自己要用”,使企业产生一种运用管理会计的内在驱动力。其次是对投融资要加大改革力度,改革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这样,自我投资的项目完全由企业自己决策,将来责任也完全由其负责,真正做到谁出资,谁审查,谁负责。这将有利于科学的投资决策,也将大大促进现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二)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因此有必要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并把懂管理会计作为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有了懂管理的领导队伍还不够,企业还要有精明强干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这样能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三)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使管理会计逐步向电算化方向发展
管理会计要运用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采用计算机可保证运算的准确性,可减少大量的工作量,使管理会计人员能够准确、及时地为企业领导者提供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满足企业领导者决策的需要;同时可以扩大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
(1)在服务对象方面。财务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因而属于“对外报告会计”;而管理会计着重为企业管理部门有效地改善生产经营进行最优化决策及时地提供有用的财务与管理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因而属于“对内报告会计”。
(2)在工作重点方面。财务会计主要面向过去,提供并解释历史信息,因而属于“报账型会计”;管理会计则是面向未来的,要能动地利用有关信息来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经济活动,因而属于“经营型会计”。
guyanni1987
量本利分析是管理会计重要的分析方法,属于管理会计入门必学知识。 量本利分析的假设: 1)销售量是唯一的收入动因和成本动因。 意思是收入的唯一影响因素是销售量,这个假设意味着产品的销售价格是固定的,不存在量大从优也不存在跳楼甩卖;成本的唯一影响因素也是销售量,emm,这么说起来,这里是不考虑生产出来但是没能够卖掉这种可能性的…… 2)总成本能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3)如果给定一个相关范围,总收入、总成本分别和销量成线性关系。 管理会计中把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形态的有期间和业务量的特定变动范围称为广义的相关范围。以上是百度对“相关范围”的解释,是比较学术的说法,举个栗子来解释一下相关范围:假如一个连锁理发店有十个店面,因为是签了租房合同的,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房租是一定要交的,而且房租金额也是固定的,在这一年里就可以把房租看做固定成本;但是把时间范围拉长到十年,一般租房合同不会签那么久,在十年里老板可以决定再开几家店面或者关掉几家店面,因此在十年这个时间范围内房租就可以看做是变动成本。这里一年跟十年就可以看成两个不同的相关范围。 4)单价、单位成本和总固定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5)对销售组合进行量本利分析的时候,销售组合中产品的占比是不变的。量本利分析中的基础公式 销售收入=销售量*销售单价 (销售单价固定,销售量不固定) 总成本=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Ps.人大出版社的《成本与管理会计》里把单位边际贡献翻译为“单位贡献毛益”) 总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量本利分析中的盈亏平衡点/ 盈利分析 1)盈亏平衡点 计算销售量(收入)达到多少才正好不亏不赚(盈亏平衡:break even)。 盈亏平衡销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盈亏平衡收入=盈亏平衡销量*单位价格 2)目标营业利润 计算销售量(额)达到多少才能赚到目标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所得税前利润)。 目标营业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营业利润)/单位边际贡献 目标营业利润销售额=目标营业利润销售量*单位价格 3)目标净利润 计算销售量(额)达到多少才能赚到目标净利润(净利润是所得税后利润)。这里量本利分析把财务费用当做变动成本,并且不考虑税盾效应。 目标净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净利润/(1-所得税率))/单位边际贡献 目标净利润销售额=目标净利润销售量*单位价格量本利分析中的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测试在不同条件下企业利润会如何变动。例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量增加20%利润会变化多少,销量下降20%利润又会变化多少;或者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增加对利润的影响有多大。 敏感性分析的一个用处是找出对利润影响最大的因素,然后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高度关注这些因素以保障目标的实现。 敏感性分析的另一个用处是帮助决策。当面对要不要增加广告投入(会同时增加固定成本和销量;如果广告和销量相关,那它就是变动成本,会同时影响销量和单位边际贡献)、要不要降价销售(会降低单位边际贡献)这样的问题时,量本利分析可以帮助预测不同选择下的利润情况,从而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量本利分析中的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描述从预计销售量(额)下降多少会落到盈亏平衡销量(收入) 安全边际(销量)=预计销量-盈亏平衡销量 安全边际(收入)=预计收入-盈亏平衡收入笔记: 量本利分析的基础是将产品的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产品的收入优先用来补偿变动成本、然后用于补偿固定成本,最后剩下来的才是利润。固定成本高的企业尤其需要量本利分析。 量本利分析通过模拟不同条件下的利润,预测未来可能的盈利情况,帮助决策,是事前的分析工具。 量本利分析有比较严格的假设,而且其中的敏感性分析也对条件限制比较严格,对现实情况的拟合不一定好。 对比量本利分析和我之前在Coursera学的运营管理课程: Coursera上的分析思路是:先预测需求,然后根据需求决定生产量,再根据生产量来看怎么和供应商签合同成本会比较低。 这两个分析方法的主要区别是切入点不一样:量本利分析从成本切入,把成本作为常量,销量作为变量,计算要达到目标利润需要多少销量;运营管理课程从需求切入,先把需求确定下来,再看怎么控制成本。 Emmm,感觉各有各的道理 0.0
豆豆侠3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
1、预算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
2、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
3、TOC管理、绩效管理、因素分析法;
4、平衡计分卡、WBS、5W2H;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作用:
1.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
2.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时所采用的战略地图、滚动预算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平衡计分卡等模型、技术、流程的统称。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具有开放性,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完善。
3.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