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水晶朵朵
没有深圳市的广州的可以参考 关于对企业会计准则利润表的填报口径开展自查的通知 针对执行会计准则纳税人上传《利润表》电子数据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现重申执行会计准则《利润表》的填报口径,并就对企业会计准则利润表的填报口径开展自查通知如下: 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纳税人上传《利润表》电子数据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经抽查,相当一部分执行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在填报月(季)度《利润表》时,将“本期金额”填报为本月(季)数,“上期金额”填报为上月(季)数或上年同月(季)数,严重影响了会计报表电子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重申财政部会计准则《利润表》的填报口径 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第十二条规定:“中期会计计量应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财务报告的频率不应当影响年度结果的计量”。据此,企业会计准则月(季)度《利润表》的“本期金额”应填本年1月至填报截止所属月份的累计数,“上期金额”应填去年同期数,过去对企业会计准则《利润表》的填报要求与此不一致的应以此为准。 三、布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对利润表的填报口径开展自查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对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自行检查《利润表》的填报口径是否有误。凡填报有误的,纳税人应在网上办税系统作废2009年12月(或第四季度)及以后的会计报表,重新填报上传(为降低纳税人修改《利润表》的工作量,对已经上传的2009年11月(或第三季度)及以前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再修改);凡尚未上传2009年12月(或第四季度)会计报表电子数据的,应按照会计准关于《利润表》填报的口径,迅速补上传。 特此通知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 二○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咣咣中奖
会计利润=收入-成本-期间费用(含:财务费用)
会计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减去所有的显性成本或者会计成本以后的余额。显性成本是指企业为获得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而发生的实际支出,主要包括支付给员工的工资,生产中购买的各种原材料、零部件和燃料等。
会计利润是经济利润的计算前提。会计利润是传统的经营财务成果指标,在此基础上扣除投资人资本利息成本后就是经济利润。因此计算经济利润必须依靠会计利润。
扩展资料
与经济利润对比
1、计算口径不同
会计利润是企业一段时期内收入、成本、费用即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即:会计利润=收入-成本-期间费用(含:财务费用)。
经济利润是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部分的价值,即:经济利润=收入-成本(含:投入资本成本)-期间费用,也可以理解为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机会成本。在企业投入资本大于零时,经济利润永远小于会计利润。
2、成本内涵不同
会计利润作为传统会计指标,主要考虑的是会计成本,会计成本是显性成本,是企业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花费,即企业购买或雇佣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可以从会计账上查到。经济利润作为现代公司制企业管理会计方法指标,考虑的是经济成本。
经济学认为成本是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后者是企业所有者自己提供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的机会成本,是企业在经营某种产品生产时将时间、资产、货币等用于其他用途而损失的最大收益。
3、所基于的利益主体角度不同
会计利润是基于独资和合伙制企业组织形式而建立的,经济利润是基于现代公司制企业组织形式而建立的。会计利润是站在企业所有者利益主体角度的经营成果指标,而经济利润是站在公司这个独立于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人格化”主体利益角度而产生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利润
JoJo爱次肉
同口径核心利润=核心利润+折旧摊销+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在稳定发展的条件下, 同口径核心利润应该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数据大体相当。同口径核心利润=核心利润+固定资产折旧+其他长期资产价值摊销+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不知道你现在还用不用的到,但愿以后的会计专业的有用的到。虽然过了1年多了,我还是回答一下吧!原来上财务报表分析课的时候我也是为了找这个指标的定义和用法,找的好痛苦的。顺便再说一下什么是核心利润吧!核心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来一块钱包子
会计利润是指企业所有者在支付除资本以外的所有要素报酬之后剩下的利润。会计利润是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结果。计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实现原则确认企业在一定会计期内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则确定在同一期间内的费用成本,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成本相减,即为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利润。想学习更多会计专业性问题可免费领取试听课程
利润的计算公式: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企业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实现的净利润-本期提取的盈余公积-本期给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受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少。
如果要想学习更多会计知识可以选择恒企教育,恒企教育基于“互联网+教育”、“教育+科技”的经营思想,依托全国教育网点资源和互联网技术,通过线上云网校、全国终端网点,打造行业专业的移动学习方案,帮助学员随时随地学习、针对性地学习。
小昕总理
公式
营业利润(会计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其他收益;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营业利润率表明企业通过生产经营获得利润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文字释义
会计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减去所有的显性成本或者会计成本以后的余额,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计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实现原则确认企业在一定会计期内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则确定在同一期间内的费用成本,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成本相减,即为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利润。
扩展资料
例一
一家小型服装生产企业A,2017年的营业收入1000万元,其购买的原材料(布匹、纽扣、拉链等等)成本500万元,各类广告、传单、参加展会及接待客商的费用100万元(销售费用),企业的员工工资100万元(管理费用)以及银行贷款的利息20万元(财务费用),因为是小企业,没有涉及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等。
所以这家企业的营业利润就是:1000万元-5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20万元=280万元。
例二
如上述企业小型服装企业A,2017年的时候因为解决劳动就业的问题,收到当地财政奖励50万元(这就是营业外收入),同时老板因为热善好施,以企业的名义捐助了20万元给予20个贫困生上大学(营业外支出),上述的收入及支出都不是A企业的主业(生产销售服装),所以就叫做营业外收入与支出。
故而这家企业的利润总额=280万元+50万元-20万元=310万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利润
百度百科—营业利润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