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37

王子麻麻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突发事件会计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张家阿婆

已采纳

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亏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等。突发事件处置经费应计入“营业外支出”会计科目会计分录:借:营业外支出贷:银行存款期末,应将“营业外支出”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突发事件会计

288 评论(11)

gaooooo汪汪

一是果断及时原则。一旦发生事件,主要领导要立即赶赴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及时制定措施,果断应对处置。要区分不同情况,抓住主要矛盾,因情施策,因人制宜,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及时平息事态。现场的掌控和事态的平息是第一位,必要时还需动用政法机关维护现场秩序,迫使事态不朝难以收拾地步发展,以防止社会闲杂不法分子借机滋事、闹事,尽量减少社会波及面,防止造成社会动荡。“5.28”事件是在市委主要领导指导下,动员社会司法机关和地方政府通力配合才及时将突发事件现场处置下来。 二是疏导教育原则。对发生的突发事件要本着“宜顺不宜激、宜疏不宜堵、宜解不宜结、宜散不宜聚”的指导思想,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加以处置,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对涉事对象乃至广大群众应懂得即使合理合法,表达方式不合法、不合程序也属违法行为,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5.28”事件之所以于当天晚上解决,主要得力于当地政府对涉事家属代表通过疏导、教育、引导以及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教育,双方本着诚心解决问题而得以完结。 三是责任管辖原则。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必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在此原则下,作为政府还必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意识,以及镇办一级机关工作人员的“一岗双责”责任制度落实。在处置“5.28”事件整个过程中,我们依照这一原则,在本辖区内调动一切可用公共力量,强化现场控制;在上级指导和辅佐强制措施基础上,才迅速平息事态。在这一过程中,应强调各级主管部门决不能把应该本级解决的问题推给上级,也不得把应由本单位解决的问题推向社会。在当前社会转型时间,各类矛盾、各类问题日益突出,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在做好维稳工作的同时,应把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纳入各级地方政府和主要领导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加强考核和责任追究,切实把责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肩上。 四是依法办事原则。处置突发事件必须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政法机关不是处置突发事件的责任主体,但政法机关是在突发事件中维护、掌控现场的中坚力量,是防止突发事件向社会骚乱的重要责任主体。因此,必须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办事,该断必断,该柔必柔。地方党委、政府及部门应是处置突发事件的直接责任单位,在处置过程中,既不能无原则迁就,也不能一味强行,要做到有理有节,以协调、协商处置为最好,从而达到双方圆满的结局。我们在处置“5.28”事件过程中,正是在市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协调、协商,才及时化解了这一突发事件,也防止了事态的扩大化。 五是预防为主原则。每一起突发事件的发生都有其自身的演变过程,如果在其演变过程中加以化解矛盾才是最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突发事件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在源头上下大力气。作为公共管理政府部门必须: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决策理念,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避免因决策不当或失误侵害群众利益;二是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建立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对突发事件预警,对突发事件处置也应建立应急预案,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294 评论(12)

兜兜里有糖布布

第一项:月初我们需要准备增值税纳税申报增值是纳税申报的时间每月1-15日,但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财务人员一般需要在10日前申报。增值税纳税申报需要注意的事项:1、根据我们的销售额,我们账上资金情况,确定本月需要认证进项税额。公司取得的增值税发票并不是一次性全部认证为最佳,本身来说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发票认证期为180天。我们可以在保证我们增值税纳税正常的情况下,对资金进行合理运用。所以我们必须事先计算好本月最佳的纳税金额。最佳增值税纳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税负率必须您公司从事的食品行业,现在一般这个增值税税负率在4.5%,如果我们含税销售额为11700.00元,我们应该缴纳450元为最佳。其实我们可以分解下这个行业,大致情况应该如下:含税销售额为11,700=10,000+1,700,相应的进货成本应该是:8,600=7,350+1,250,利润为2,650元,应纳增值税额为450元。如何确定最佳增值税额:1、理论上应该是根据您实际的利润率来计算,比如以上食品行业利润率为26%左右,那么实际增值税税负率就是4.42%=26%*17%了小企业会计人员每月应处理财务事项汇总小企业会计人员每月应处理财务事项汇总。2、实际上如果财务人员刚进去,每批产品的利润率都不可能一样(根老板关系好点的优惠些、进货量大的价格也不一样、发货方式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以上方法可能就不打实用了。我们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了解我们本行业的实际增值税税负率: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专管员来了解,一般来说,他手中都会有每个行业一般纳税的基本资料,当你每个月纳税金额与你这个行业不匹配的时候,他可能会提醒你一下。如果你的纳税额经常与你处的这个行业不匹配,他可能就会找你约谈了!其次,现在互联网这门发达,网上基本上可以查得到,但是这个并不是完全准确的。参看:一般企业增值税行业税负率及计算方法。在保证增值税纳税额正常的情况下,再根据我们实际的资金情况,确定认证进项税发票。第二项:计提附加税及相关费用按照税法要求,企业在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同时,还应计提缴纳部分地税税金,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多数地区已开始计提地方教育费附加。企业应在月末计提,月初申报缴纳,取得完税凭证冲销计提金额。这些计提的税金属于企业费用,因此企业在估算当月利润时,也应考虑这些数据。第三项:网上申报现在无论是增值税纳税申报还是地方附加税费均可以在网上申报了,无需到税务局申报缴纳,这个不是太难。基本上每个税务局针对当地的网上申报流程都有说明,也有相关的培训。基本流程如下:网上纳税申报步骤:(第一步)填写申报表:利用“填写申报表”功能填写需申报的申报表。没有在地税部门做过税种登记的税种,网上不能申报;分主附表的,先填写并保存所有附表,然后打开主表进行编辑或直接保存,如:营业税申报。(第二步)正式申报:利用“正式申报”功能将已填写并保存过的申报表正式申报到地税征管系统。申报表正式申报成功后,不能再进行填写和修改。未正式申报或正式申报失败的申报表,其包含的税种按未申报对待。(第三步)网上划款:利用“网上划款”功能对正式申报的申报表进行开票,开票成功后,地税局会根据开票信息进行划款,纳税人可在一日后通过“网上划款”功能的实缴查询获取地税扣款信息小企业会计人员每月应处理财务事项汇总会计职称(第四步)申报查询、划款查询:正式申报及网上划款结束后应利用“申报查询”、“划款查询”进行申报查询、划款查询。确保需要申报的申报表都已经申报、划款成功。(第五步)打印申报表和完税证明。:正式申报成功后,可以通过“申报查询”功能打印出申报表(纸张为A4纸)。(第六步)扣款成功后,可以到开户银行打印完税凭证。

180 评论(12)

一口好锅

在企业会计中,属于营业外支出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属于经费支出

82 评论(11)

小白淼淼

1.要保持冷静。根据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在突发事件中保持冷静的人往往能最先摆脱困境...2.迅速作出分析和判断,果断决策,采取有力措施,全力稳定事态。3.随机应变,力争损失、风险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4.在适当的范围内公布处置结果和善后措施,但具体内容应服从大局。5.深入剖析事件背后的因果关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形成预案。

101 评论(8)

馋猫爱鱼鱼

1、果断及时原则。一旦发生事件,主要领导要立即赶赴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及时制定措施,果断应对处置。要区分不同情况,抓住主要矛盾,因情施策,因人制宜,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及时平息事态。现场的掌控和事态的平息是第一位,必要时还需动用政法机关维护现场秩序,迫使事态不朝难以收拾地步发展,以防止社会闲杂不法分子借机滋事、闹事,尽量减少社会波及面,防止造成社会动荡。2、疏导教育原则。对发生的突发事件要本着“宜顺不宜激、宜疏不宜堵、宜解不宜结、宜散不宜聚”的指导思想,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加以处置,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对涉事对象乃至广大群众应懂得即使合理合法,表达方式不合法、不合程序也属违法行为,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责任管辖原则。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必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在此原则下,作为政府还必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意识,以及镇办一级机关工作人员的“一岗双责”责任制度落实。4、依法办事原则。处置突发事件必须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政法机关不是处置突发事件的责任主体,但政法机关是在突发事件中维护、掌控现场的中坚力量,是防止突发事件向社会骚乱的重要责任主体。因此,必须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办事,该断必断,该柔必柔。地方党委、政府及部门应是处置突发事件的直接责任单位,在处置过程中,既不能无原则迁就,也不能一味强行,要做到有理有节,以协调、协商处置为最好,从而达到双方圆满的结局。5、预防为主原则。每一起突发事件的发生都有其自身的演变过程,如果在其演变过程中加以化解矛盾才是最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突发事件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在源头上下大力气。作为公共管理政府部门必须: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决策理念,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避免因决策不当或失误侵害群众利益;二是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建立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对突发事件预警,对突发事件处置也应建立应急预案,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26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