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wing168
会计稳健性,是指财务会计中的稳健性原则,也称为审慎性原则或谨慎性原则,其对于会计理论和实务具有深远的影响。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其第4号公告中指出:“各种资产和负债常常是在非常不确定的情况下予以计量的,经理、投资者和会计人员在会计计量中存在偏见,宁肯低估净收益及净资产,而不愿高估净收益及净资产”。我国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稳健性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明确界定为“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但是,这种观点早已受到了挑战,如FASB(1980)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中指出,“财务报告中的稳健性不应再意味着蓄意地、一贯性地低估净资产和利润,而应是对不确定性的审慎反应,努力确保商业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被充分考虑到;因而,如果未来收到或支付的两个估计金额有同等的可能性,稳健性要求使用较为不乐观的估计数;然而,如果两个估计金额并非完全一样,就不必使用稳健性要求的更悲观估计数了。而是使用更可能发生的那个金额”。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也有类似态度。虽然IASB将稳健性作为可靠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下的一项质量要求,并认为稳健性是指“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在判断中加入一定程度的谨慎。以便不虚计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然而,IASB同时也强调,稳健性的运用“并不允许诸如设立秘密准备,过分地提取准备。故意压低资产或收益,或者故意抬高负债或费用等”。因为那样编出的财务报表不可能是中立的,从而也就不具有可靠性。因此,界定会计稳健性定义对于研究会计稳健性,有助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证券市场的规范,有助于控制企业的盈余管理以及帮助企业进行优化决策。
花小卷2010
国内关于会计稳健性的经验研究始于 Ball 等(2000),他们检验了 1992 1998年样本公司后发现,无论采用国内会计 准则还是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报告都没有表现出盈余稳健性特征。这说明仅靠强制采纳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并不 能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更重要的是要相应地改善诸如法律体系之类的制度环境。李增泉和卢文彬(2003)通过研究 1995 2000年的样本公司后却发现盈余对负股票收益率的敏感性强于对正股票收益率的敏感性,并且正的盈余变化的持续性强于负的盈 余变化的持续性,从而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已经具有稳健性特征。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已经存在稳健性特征的 结论,李远鹏和李若山(2005)、曲晓辉和邱月华(2007)、毛新述和戴德明(2009)以及肖成民和吕长江(2010)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李远 鹏和李若山(2005)发现,当没有控制亏损公司时,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总体上表现出了稳健性特征,但是当控制了亏损公司之后,盈 利公司的会计盈余并没有表现出稳健性特征,而亏损公司的会计盈余仍显示出了稳健性特征。这说明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是由于 亏损公司的“洗大澡”行为造成的。曲晓辉和邱月华(2007)对《企业会计制度》实施期间的样本公司进行分析后也发现了与李远鹏和 李若山(2005)同样的现象,由此得出与 Ball 等(2000)相同的结论,即单纯转变会计准则并不能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还必须附以相 配套的强有力的法律和执行机制。此外,曲晓辉和邱月华(2010)根据样本公司通过“洗大澡”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强弱对总体样本进 行分组后研究发现,具有较强的“洗大澡”盈余管理动机的样本公司的会计盈余的稳健性特征最明显,而“洗大澡”盈余管理动机较弱 的样本公司的会计盈余则没有表现出稳健性特征,或者甚至表现出了激进的稳健性特征。并且,会计稳健性较强的样本组,其用操纵 性应计项目等指标衡量的盈余质量却较低。因此,她们认为,我国上市公司总体上的会计稳健性特征可能只是“洗大澡”盈余管理行 为所导致的稳健性表象,单纯以会计稳健性的强弱来衡量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高低未必是合适的方式。
神仙姐姐S
1、 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在总体上是存在的,而且不 同年度也不尽相同。 2、 积极贯彻国际通行的稳健会计政策的《企业会计制 度》实施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新准则的实施反而使稳健 性有所下降。然而,单独对盈利公司所作的进一步研究却表明,2001-2007年 会计盈余显示的稳健性特征主要是亏损公司“洗大澡’’造成的。此结论与曲 晓辉 2006 结论相同。 3、 当大股东持股达到一定的比例即可以控制上市 公司时,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较差。这主要是由于大股东在掌握了一 定的控制权以后,导致了剩余控制权大于剩余收益索取权,使得控股股东产 生以合法或者法庭很难证实的方式谋取私人利益的动机。而且,他们也具有 影响会计信息形成和发布的能力,使得会计信息成了他们谋取私人利益的工 具。因此,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越强,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就越差。 以信息披露特别是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披露为切入点进行证券监管,不仅抓住了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元素,更是抓住了资本市场有效 运行的核心元素。 会计的稳健性并不是改善会计信息质量的工具, 它只是为资本市场的利益相关方解决利益不对称而存在的工具。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只要市场的供给方并未 产生对制造稳健性的动机,单纯的会计准则的变更不仅会加剧麻烦,而且会使稳健性原则失去原本的意义。目前当务之急是完善与新准则相配套的强有力的法律和执行机制,以确保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能够切实提高我国会 计信息的有用性,这需要证券监管者、会计准则制定者和其他相关机构的紧 密配合。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