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1

枫桥夜泊123123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采购与付款会计分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迟到的春风

已采纳

一、支付分期采购款首先,分期付款的固定资产会因货币时间价值而形成未确认融资费用。举例:某公司于2X18年1月1日从A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设备。购货合同约定,该机器总价款2000万元,分三年支付,2X18年12月31日支付1000万元,2X19年12月31日支付600万元,2X20年12月31日支付400万元。假定3年起银行借款年利率6%。(已知(P/F.6%,1)=0.9434,(P/F,6%,2)=0.8900;(P/F,6%,3)=0.8396则:1.2X18年1月1日固定资产入账:借:固定资产 1813.24 (1000*0.9434+6000*0.8900+400*0.8396)未确认融资费用 186.76 (2000-1813.24)待:长期应付款 20002.2X18年12月31日支付1000万元:借:财务费用 108.79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08.79(2000-186.76)*6%借:长期应付款 1000贷:银行存款 10003.2X19年12月31日支付600万元借:财务费用 55.32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55.32[(2000-1000)-(186.76-108.79)]*6%借:长期应付款 600贷:银行存款 6004.2X20年12月31日支付400万元借:财务费用 22.65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2.65 (186.76-108.79-55.32)借:长期应付款 400贷:银行存款 400未确认融资费用:是融资租入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长期借款所发生的应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的未实现的融资费用,换一个角度,我们可将其理解为由于融资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在租赁期内的分摊。也可视为承租方必须向出租方支付的因融资而产生的利息,因为融资租赁本身就包含了融资的目的。二、拓展资料分期付款方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开始时只局限于一般日用商品或劳务的购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规模日益扩大,所需费用增大,加之银行信用的发展,分期付款的领域扩大到企业购买大型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上。伴随着中国金融服务的完善以及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在国外流行的分期付款消费被引入国内,并迅速得到国内消费者的认可。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消费的通常是当前支付能力较差,但有消费需求的年轻人。其消费的产品通常是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产品等。分期付款方式通常由银行和分期付款供应商联合提供。银行为消费者提供相当于所购物品金额的个人消费贷款,消费者用贷款向供应商支付货款,同时供应商为消费者提供担保,承担不可撤销的债务连带责任。使用分期付款方式消费的年轻人通常被称为“分期族”。

采购与付款会计分录

258 评论(10)

有前有钱

啊,对不起没看清楚题,货到后付款,在采购材料时应做贷:应付账款到货后:再多增加一笔分录借: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332 评论(12)

Ares填词人

采购原材料会计分录如下:

一、买材料

1、实际成本法

(1)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如果货款尚未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3)如果货款尚未支付,发票账单未到,材料已验收入库:

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用红字编制会计分录冲回: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 原材料

(4)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材料收到,并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5)采用预付方式购入材料:

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补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计划成本法

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收到,同时材料验收入库:

企业购入材料,未入库,款已付(款未付)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二、发出材料

1、实际成本法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

2、计划成本法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

贷: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

存货盘点时会计分录

1、存货盘亏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1)经查明原因为自然原因造成损失的: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经查明由个人原因造成损失的: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存货盘盈时:

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3、存贷盘盈批准后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流动资产盘盈利得

238 评论(12)

loversea2005

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发票账单与材料同时到达。简称为“单货同到”。

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等

发票账单已到、材料未到。简称为“单到货未到”。想学习更多关于会计分录问题可免费领取试听课程

会计分录为: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等

材料到达、验收入库后: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材料已到、发票账单未到。简称为“货到单未到”。

具体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暂估价值)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将上笔分录用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暂估价值)(红字冲销)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红字冲销)

等到发票账单到后,再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等

采用预付货款的方式采购材料。简称为“预付货款方式购货”。

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预付金额)

贷:银行存款

收料后: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实际应付金额)

补付货款:

借:预付账款(预付与应付差额)

贷:银行存款

退回多付的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账款(预付与应付差额)

对于想要了解更多会计实操的学员可以选择恒企教育,恒企教育以精品课程、精品教学、精品服务,为社会及企业输送更多经验强、实力硬的经营管理型财务人才,用专业的力量帮助每一位学子。

291 评论(10)

yangwenmoney

购原材料会计分录如下:一、买材料1、实际成本法(1)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2)如果货款尚未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3)如果货款尚未支付,发票账单未到,材料已验收入库:暂估入账: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下月初用红字编制会计分录冲回: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贷: 原材料(4)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尚未验收入库:借: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材料收到,并验收入库借:原材料贷:在途物资(5)采用预付方式购入材料:预付货款时: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材料入库时: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预付账款补付货款时: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2、计划成本法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收到,同时材料验收入库:企业购入材料,未入库,款已付(款未付)借: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二、发出材料1、实际成本法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贷:原材料2、计划成本法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材料成本差异(节约)贷: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超支)

11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