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月abc
上市公司都是怎么调节利润的
全文内容有点长,阅读需要花点时间
关注基哥自留地,投资少交智商税
本文重点谈谈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手段。
我们知道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有这个公式在,利润调节手段就是以上科目的简单加减法了。
强调一下,调节利润跟作假是两个概念。部非日常活动的会计处理依赖会计师主观判断,因此以下举例的公司有没有造假与本文无关,我可不想被这些上市公司的粉丝谩骂,甚至是收到上市公司的律师函。
一、变更会计估计或者会计政策
会计估计是指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出的判断,在“可利用的信息”发生变更时,会计估计应该发生变更。会计政策,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一般能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时,会计政策就会发生变更。
由以上内容可知,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变更与否,基本取决于上市公司自身。因此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变更是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常见工具。
举个栗子,老王肉夹馍10万块新进一个烤馍机,想着可以用两年,那么每年的折旧是5万元,后来因为利润表不好看,于是调整成用四年,每年的折旧就是2.5万元,于是前两年每年多了2.5万元利润。这个调整折旧年限就是一种会计估计的变更。
重要而且常见的会计估计如下:
1.应收款坏账准备。比如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政策,一年以内的坏账计提比例由5%调整至3%,这意味着10亿的应收账款可以调增10亿*(5%-3%)=2000万的利润总额啊。
举个最新的栗子。苏州天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月16日晚关于会计估计变更的公告,为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如实反映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升级后客户群在质量和信用特征方面的变化,结合公司业务的实际情况并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情况,拟对以账龄为组合的应收款项重新评估其信用风险,重新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公司同时公告,基于2016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的余额及账龄结构进行测算,将影响公司2016年度净利润14,864.68万元。
公司仅仅修改了1年以上应收账款的计提比例,均减半,比如1-2年的比例由10%的比例调整为5%,这样简单一改,可以为2016年增加1.49亿利润,由此也可以推断出公司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金额很高。
当然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变更影响最大的为变更当年,以后年度几乎没什么影响,属于一次性手段。
2、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变更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可以影响变更以后每年的利润,其影响结果是:前几年增加利润,会相应减少后几年的利润,是寅吃卯粮的手段。举个栗子,鹏博士2017年10月16日公告,为了更加公允的反映公司的资产状况及经营成果,使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与实际使用寿命更加接近,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年限更加合理,通过对比同行业公司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现对公司线路资产的折旧年限进行调整。由原来的8年折旧年限调整为8-15年,可以减少2017年折旧金额3.54亿,增加2017年净利润3亿元。真是一个会计估计调整,凭空增加3亿净利润,羡慕多少上市公司。
寅吃卯粮的结果就是,从某一年起,企业要承担这块晚计提折旧的部分。降低以后年度的净利润。
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所采用的会计处理。例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采用成本模式,还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模式的改变会影响会计处理方式,从而影响净利润。
橘子哈哈111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是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估计变更需要披露需披露的内容有:(1)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变更前、后的会计估计);(2)会计估计变更对本年有关报表项目的影响数;(3)或影响数不能确定的原因。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