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

  • 浏览数

    207

宝哥哥艺涵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纳税主体和会计主体

1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糊糊1011

已采纳

可以不一致。会计主体是会计信息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企业要成为真正的会计主体,必须在法律上被赋予独立的财产权。因此会计主体实际上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经济实体的同义语,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在现代公司制度上达到完美的统一。法律主体是法律上承认的可以独立承担义务和享受权利的个体,也可以称为法人。纳税主体就是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现代税收制度中,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这里主要讲一下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区别与联系: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不完全对等。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任何一个法人都要按规定开展会计核算。在过去的教材中,曾经提及“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由于法律主体在概念上包含了无需建账核算的自然人,其后教材也就作出了相应的修订。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比如,企业集团、内部销售部门和生产车间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核算,但它们不是法人。法律主体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会计报表,因此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会计主体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会计报表,如果一个会计主体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则不是法律主体。

纳税主体和会计主体

255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