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华诞
递延收益属于负债类别的会计科目。 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 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 ""递延收益""和""预收账款""二者都属于负债性质的科目,但是""递延收益""是属于内部负债性质的科目,应按照其内容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而""预收账款""是属于外部负债性质的科目,因此应按照债权人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这些内容也可以从早期的国际会计准则中得到反映。 有关递延收益的账务处理: 例1:某粮食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和有关主管部门每6个月下达的轮换计划出售陈粮,同时购入新粮,为弥补该企业发生的轮换费用,财政部门按照轮换计划中规定的轮换量支付该企业0.06元/斤的轮换补贴。该企业根据下达的轮换计划需要在20X8年10月至20X9年3月轮换储备粮2亿斤(每月转换储备粮量相同),款项于20X9年3月收到。 (1)20X8年10月份应根据轮换量2亿斤和规定的补贴额0.06元/斤,确认其他应收款1200万元, 借:其他应收款12,000,000.00, 贷:递延收益 12,000,000.00, (2)20X8年10月将补偿10月份的补贴计入当期收益, 借:递延收益 2,000,000.00,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贴利得2,000,000.00。 (3)以后每月份的分录同(2),同时20X9年3月份收到政府补助金,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12000,000.00, 贷::其他应收款12,000,000.00。
龚家少爷
1、递延收益属于负债类别的会计科目。报表上列报为其他非流动负债。 2、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 3、递延收益科目核算是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企业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政府补助,在“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不在递延收益科目核算。
candyfloss365
递延收益属于负债类科目。
与资产相关的账务处理:
(一)总额法会计处理
将政府补助全额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
1、取得时:
借:××资产;
贷:递延收益。
2、摊销时: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日常活动);
营业外收入(非日常活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
递延收益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
因为递延收益结转营业外收入时,并不会发生经济资源流出,因此递延收益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年修订)》第十九条所规定的构成流动负债的任何一种情形,所以只能是非流动负债,列报于非流动负债大类的“递延收益”项目下。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