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6

tomoyasaki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待摊支出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独行欧洲

已采纳

待摊支出余额一般在借方。一、看科目余额方向1、首先要确定这个科目属于哪类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2、资产类、成本(费用)类的科目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余额,一般贷方。二、待摊费用(会计准则已废止该科目)属于资产类会计科目,所以,余额应该在借方。

中级会计待摊支出

221 评论(15)

么里斯古

2009年起我国增值税由原来的生产型变成消费型,也就是说购进固定资产所缴增值税不再进入成本,而可以作为进项一次扣除.所以既然已经作为进项了,怎么还会再成本里再算一次呢?

348 评论(12)

安德鲁鱼

待摊费用是指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一次支出数额较大的财产保险费、排污费、技术转让费、广告费、固定资产经常修理费、预付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等。在建工程中的待摊费用计算公式是:待摊支出分配率=累计发生的待摊支出÷(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在安装设备支出);工程应分配待摊支出=(工程建筑工程支出+工程安装工程支出+工程在安装设备支出)×待摊支出分配率;需注意的是,新会计准则下,“待摊费用”科目已经取消,一般来说,企业发生待摊费用可以通过“预付账款”科目核算,摊销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上的,可以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226 评论(9)

艾迪奥特曼

待摊费用是指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

待摊支出是指在建设期间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某项固定资产价值、而应由所建造固定资产共同负担的相关费用。

1、待摊费用使用条件:

这类费用,虽在本期发生,但在以后各期仍起作用,不应将它全部记入本期生产费用、商品流通费,要由以后各期分摊,以正确计算各期的生产费用或商品流通费。为了反映待摊费用的增减变动情况,应设置“待摊费用”科目。

费用摊销时,记入该科目的贷方。借方余额表示尚待摊销的费用数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列作流动资产。

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在“待摊费用”科目中还核算搭建临时设施、在用周转材料、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以及一次发生数额较大受益期较长的大型施工机械的安装、拆卸及辅助设施费。

2、待摊支出的使用条件:

包括为建造工程发生的管理费、征地费(最新会计准则将其删除)、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应负担的税金、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净损失,以及负荷联合试车费等。

其中,征地费是指企业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建设用地发生的青苗补偿费、地上建筑物、附着物补偿费等。

34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