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1

爱饭饭大吃货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什么是会计分期假设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冒火得很000

已采纳

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地向有关方面提供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满足有关方面的需要。从理论上来说,在企业持续经营情况下,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只有等到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束后,才能通过收入和费用的归集与比较,进行准确的计算,但那时提供的会计信息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人为地将这个过程划分为较短的会计期间。会计分期假设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主要是确定会计年度。中外各国所采用的会计年度一般都与本国的财政年度相同。我国以日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会计年度确定后,一般按日历确定会计半年度、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其中,凡是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均称为中期。会计分期假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以及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配比等要求。只有正确地划分会计期间,才能准确地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资料,才能进行会计信息的对比。

什么是会计分期假设

335 评论(15)

踏雪1230

会计分期是指会计信息应按划分期限收集和处理。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的补充。如果假设一个会计主体应持续经营而无期限,在逻辑上就要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规定期限。这是会计这一信息系统的发挥作用的前提。有了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这两项假设,既把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看成是逝水不断的长河,又人为把它隔断以测定其流量,于是产生了会计一系列基本原则、特有的程序和方法,以便既立足于继续经营,而又可能分清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为一个会计主体连续提供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期初、期末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的信息。如果没有会计分期假设,会计上就无所谓“收入实现”、“费用分配”,无所谓“预提”和“待摊”,无所谓“资产”和“费用”,也就不存在本期和非本期,不存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存在“预收”、“预付”、“应收”、“应付”,因而也就不可能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为会计主体提供会计信息。为使会计信息更好地服务国家宏观调控,会计分期要服从国家计划和预算的分期。会计年度必须与计划年度、预算年度一致,采用公历制。会计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应采用公历日期。

266 评论(11)

冬日恋鬼

你好,你的问题我之前也遇到过,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帮助到你会计分期是指企业在持续经营期间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将其等距离划分为一定期间,定期确立收入、费用和利润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便结算账目,编制财务报表及对会计信息进行比较和分析。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如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其起讫的日期按公历日。会计分期(会计核算的四个会计假设之一),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31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