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99

烧仙草AO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自考重点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好好在一起吧

已采纳

计税价格是从价计征的税种在计算应纳税额的时候使用的价格,也在采用复合计税方法计税的时候使用。对于从价计征的税种来说,在税目、税率和征税对象的实物量确定以后,计税价格就是应纳税额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企业的税收负担和税收政策实施的效果。 在采用从价计税方法的时候,一些税法中规定有明确的计税价格。例如,从价计征的进口关税以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为计税价格。税法中还规定,如果纳税人提供的计税价格明显偏低,税务机关可以依法作出合理的调整。 计税价格按照是否包含税款区分,可以分为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按照价格确定的方式区分,可以分为实际交易价格、组成计税价格和由税务机关确定的计税价格。 含税价格是指包括间接税(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在内的价格,由成本、利润和间接税三个部分组成。在我国的税收制度中,计税价格大多采用含税价格。 不含税价格是指不包含间接税在内的价格,由成本和利润两个部分组成。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可以互相换算。换算公式为: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1-税率),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1十税率)。 实际交易价格是指货物。劳务交易成交时的实际价格,如货物销售价格。 组成计税价格是指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将若干因素组合而成的计税价格,如纳税人进口货物计征增值税时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十关税十消费税。 由税务机关确定的计税价格是指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直接由税务机关确定的计税价格。例如,纳税人申报的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可以核定其计税价格。 入账价值=351+360+390X17%+222.3=999.6

中级会计自考重点

117 评论(14)

Iceberg2013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分为三个科目: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题和综合题。其中难度最大的首先是多选题,其次是综合题。这两个题型对考试人员的基础知识理解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有较强的要求。

282 评论(11)

Q471468543

07年以前的不再具有参考价值,因为新会计准则07年开始启用.找就找07\08年的看,历年真题的确非常好,自考有很强的规律性,根据重要考点年年考原则,往年涉及到的考点一定要认真看!祝你考试成功!

136 评论(8)

哈哈超man

根据中级会计职称成绩管理方法来看,会计专业技术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以二年为一个周期,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二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

如果大家学习时间比较充足,可以选择三科联报。时间紧张的考生们可以分两年考,采用2+1或1+2的报考形式。这里为大家分析一下两年报考的风险性:

1、采用2+1模式:假如首年报考《中级财务管理》和《中级经济法》,两科通过,第二年需要考过《中级会计实务》。若第一年仅过了《中级财务管理》,第二年则需要通过《中级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若第二年的《中级会计实务》未通过,则需要三科重考。

2、采用1+2模式:若第一年报《中级会计实务》,顺利通过,则第二年需要通过《中级财务管理》和《中级经济法》,若《中级会计实务》未通过,则第二年需要通过三科考试。若第一年《中级会计实务》过了,但第二年仅过了《中级财务管理》,则第一年的《中级会计实务》成绩失效,第三年则需要考《中级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

科目难度分析:中级会计实务>中级财务管理>中级经济法

《中级会计实务》:是比较偏综合性的一科,主观题占比高达55%,考生普遍认为是中级会计考试最难的一科。需要考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准确计算并正确处理,出题角度比较灵活,且容易跨章节、跨知识点出题。

《中级财务管理》:从以往考试来看,客观题注重基础知识点,考察细致全面,在各章的考察题量均衡、主观题计算性较强,重点突出核心内容,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联系密切。从整体上看,公式是该科目的灵魂,需要灵活掌握。对于计算能力较弱的考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中级经济法》:普遍看来,在三科中相对简单一点,主要考察会计有关的法律基础和相关法条,需要记忆的能力较多,需要考生们掌握好关键词,以免记错和记混。

279 评论(9)

我豆是我

计税价格就是依据税法等相关法律计算增值税的价格,企业要上交的增值税是要更具规定的计算的,不是企业想把这商品定多少价就按照这价格计算增值税的。国家规定要有个合理的价位。不可过高或过低。做题目的时候,这个计税价格就是用来计算增值税的。 下面是搜索到的资料: 计税价格就是计算应税商品应征税额时使用或依据的价格。是从价税的计税基础。在社会主义中国正确确定计税价格是贯彻税收政策和价格政策,做到依法办事、依率计征的重要前提。在物价波动或多种价格并存的情况下,正确确定计税价格尤为重要。计税价格不准确,就等于变动了税率,也扭曲了国家的奖励、限制政策,其结果不仅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或企业的正当利益。 我的答案是 351+390*(1+17%)+222.3=1029.6

107 评论(9)

紫色的花瓶

1、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共有3科,分别是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

2、题型分布主要为:

《中级会计实务》: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财务管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经济法》: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

3、在备生的科目搭配选择上,大部分考生都选择同时报考三门,这样选择是比较有挑战的,但同时压力会很大。由于中级会计考试须在两年内通过全部科目才能取证,因此,除了同时报考三门科目以外,也有另一种搭配建议:其中一年考一门,剩下一年考另外两门,把中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搭配在一起。

中级三科历年试题领取

137 评论(15)

追风的夕夕

一、中级会计考试科目及搭配方案

中级会计考试共考三科,分别是《中级会计实务》、《中级财务管理》和《中级经济法》,从原则上来讲,符合报名条件,通过资格审核,并三科考试成绩合格,即可取得中级会计职称证书。科学的科目搭配方案有助于高效备考。下面就为大家提供几种科目搭配方案。

学习时间充足

建议大家选择三科全报,这样战线短,如果顺利的话,一年内就能通过中级会计考试,成功拿到一个重量级的证书,并且在升职、跳槽等机会面前更能占得先机。

学习时间不充足

跨考种同时备考的考生、妈妈级考生、工作繁忙的考生可以选择先报两科,适当缓解学习压力。根据历年来的考生反馈来看,《中级会计实务》考试难度相对较大,且学习的内容也相对较多。考生们不妨先报《中级财务管理》和《中级经济法》。但如果首年报考一科,第二年的学习压力较大,且风险较高,不建议1+2的报考方式。

参加过其他会计考试

如果考生们近年参加过初级会计、注会等考试,不妨先报关联性较大的科目。例如:如果参加过初级会计考试,或者参加过注会《会计》、《经济法》考试,考生们可以先报《中级会计实务》和《中级经济法》。这些科目之间可能部分内容会有重叠,且考生们可采取相同的学习方法,这样学起来更省力。

二、备考中级会计,应该先学哪科?

2019年中级会计考试预计在9月进行,在此之前,建议大家制定好学习计划,规定自己每天、每科都学习哪些内容,最好穿插学习,每科都学习一点,如果先学《中级经济法》,再学《中级财务管理》,那么,学《中级财务管理》期间,《中级经济法》的内容很可能就忘了。而且,交替性学习有助于开拓思维,避免学习模式僵化。当然,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觉得《中级财务管理》复习难的话,可以多花些时间在该科目上。

目前,正处于预习阶段,考生们最好赶在新教材下发前攻克旧教材上的恒重点,减少后续学习压力,增加通过考试的把握。

中级会计

352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