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y080808
要看你想从事哪方面的啦。如果想从事会计,那就不用辅修了,一般都是对第一专业不满,才选择辅修2专业。如果你系那个从事会计的话,可以花时间去考证,注会!辅修经济管理类的都还是比较挨边的
!首席12333
主修就是你学习的本专业。辅修就是在本专业外,还可以另外修一个专业的课程,一般是大二开始,时间不算紧,因为通常辅修课程(有时也称双学位课程)一般都安排在周末或没课的时间。可以双主修。
辅修课程不等同于选修课,因为选修课可以是杂七杂八的,比较简单也比较随便。而辅修课程必须修够足够的学分,并且没有过多补考的纪录,否则就拿不到辅修证,而辛辛苦苦学的那些学分就只能算做选修课了。
如果辅修课程学得好,有时可以拿到学位证,就是双学位(加上你本专业的学位证)。具体每个学校规定有可能不相同,但大体情况就是这样。
高校录取的步骤:
1、投档,即把符合该院校招生分数条件的考生的电子档案投递到该院校。
2、拟录取,即院校觉得考生符合录取要求,准备录取。
3、录取,把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录取到该院校,既代表已经录取。
4、退档,省级招生办投档的比例是1:1.1,部分院校为1:1.2,即院校招生计划假如为100人,投档的比例则为110人。那么就会有10个人不能录取,它的档案会被退回到省招生办公室。
清砖淡瓦
大学或大专里的主修、辅修、副修、双修、必修、选修的意思如下:1、主修、辅修、副修,双修,是对专业来说,必修、选修是对课程来说的。2、主修,通常是指主修专业,也就是报读的第一专业,是相对于辅修、副修来说的,对于本科生来说,主修专业通常需要有大约160学分方可毕业,方可获得毕业证书。3、辅修,通常是指辅修专业,是相对于主修专业来说的。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主修专业同时,可以选辅修专业,辅修专业通常是获得30学分以上,方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否则只发给课程成绩单(或证明)。4、副修,通常是指副修专业,也就是第二专业,是相对于第一专业来说,没有选第二专业,就不存在副修这个词。副修专业,通常要求获得50学分以上,方可获得辅修专业毕业证书,但是不能在国家官网查询到;如果获得60学分以上,则可获得副修专业学士学位证书,前提是副修专业与主修专业不是同一学科门类。5、双修,通常是对专业来说的,包括双专业与双学位。双专业通常指学生在主修专业的同一学科门类修读第二专业,比如,某个学生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同时,报读第二专业会计学,由于两者都属于管理学门类,都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所以只能算双专业,不能算双学位。双学位通常指学生主修专业与第二专业属于不同学科门类,比如主修专业为金融学,第二专业为会计学,该学生学的是经济学与管理学双学位,第二专业获得60学分以上,方可获得第二学士学位证书。6、必修,通常指必修课程,学生没有选择余地,比如,专业课,政治课、数学课、英语课等,同专业的每个学生都必须修读。7、选修,通常指选修课程,学生有选择余地,包括专业选修课与通识课等,选修课,可以满足学生的爱好与兴趣。
真龙木木
1,主修课程亦称“集中课程”,本科生课程中保证知识深度的课程。通常由一个学科或两个以上相关学科的若干课程构成,为学生提供该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2,辅修是由高校自行组织,以学分制形式进行课时学习,辅修够一定学分后由该校颁发相应专业的结业证(一般为25学分以上),与第一学位相区别,第二学位是在辅修的基础上再加一定学分后通过毕业考核后论文答辩由该校颁发(辅修)辅修学位、双学位(非国家标准形式)。
3,副修,主修以外,附带学习(某门课程或专业)。
4,双修,一次主修两门课程,考取两个学位证书。
5,必修是新课程标准改革中的一个名词,是课程结构调整中的一种课程类型。和必修相对的是选修。
6,选修是高等学校允许学生根据本人需要和兴趣选修课程。
扩展资料:
双主修制,亦称“双科制”。允许学生在校期间同时选择两个专门领域 为主修的教学制度。学习两个主修的专业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数,且在其他学习方面均达到规定要求者,准予毕业。
20 世纪 70年代,美国高等学校约有百分之15的本科学生选择双主修。1986年,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可在三年制师范专科学校和四年制本科专业中实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修课程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