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nping达人0459
1、基本会计等式: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2、扩展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 3、会计等式的作用: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新驰销售一部
它揭示了各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不同会计期间,它的会计恒等式表示方法也不相同。第一个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情况。
而第二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
净收益又会做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等式三。等式三并没有破坏等式一,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等式三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一。
资产关系
所有者权益应包括债权人权益(负债)和投资人权益 (股东权益)两部分,且权益必然是所有者权益,而不是其他与所有权无干者的权益;为此,所有者权益可以简称为权益。
为了简化会计恒等式,使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鲜明的平衡性,建议将现在《准则》上规定使用的、同时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多年来采用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更新为:资产=权益
资产和权益是一物的两面,是对立的统一。有一定的资产,同时就有一定的权益;反之,有一定的权益,同时就有一定的资产。资产同权益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平衡。
脸红红1121
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会计等式(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该等式是会计记帐、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矗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会计等式(二)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即:得到的-付出的=赚的(或亏的)企业的目标就是赚钱,只有取得的收入抵消为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还有剩余,企业才算是盈利了。会计等式(三综合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企业在经营中,“收入-费用=利润”中的利润就表明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也就是企业资产增多,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一时刻负债不变,赚与赔都是股东的。新的所有者权益=旧的所有者权益+利润=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而,新资产=负债+新所有者权益=负债+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个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情况;而第二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净收益又会做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等式三。等式三并没有破坏等式一,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等式三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一。所以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变,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了,那就说明记帐有错。
追梦的风筝123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一)含义: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称为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方程式、会计平衡式。(二)表示:1、 资产=权益 (最基本的等式)2、 (占用) 资产=负债+所有制权益 (来源)100 万 = 举债30万 + 投资者投入70万↓ ↓债权人权益 投资者权益↓ ↓负债 所有者权益3、所有制权益=资产-负债表明: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优先于投资人对资产的要求权,体现了经济中关系保护债权人利益的要求。4、收入-费用=利润5、资产=负债+所有制权益+(收入-费用)6、资产+费用=负债+所有制权益+收入二、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企业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和结果第一种类型:会计等式左右两方同时等额增加,并保持平衡。第二种类型:会计等式左右两方同时等额减少,并保持平衡。第三种类型:会计等式的资产一方一个项目增加,一个项目减少。增减的金额相等,资产总额不变,会计等式左右两方仍保持平衡。第四种类型:会计等式的权益一方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自它们之间的一个项目增加,另一个项目减少,增减的金额相等,权益总额不变,会计等式左右两方仍保持平衡。结论:涉及等式两边的,不是同增就是同减(第一第二类型),是一增一减(第三第四类型)三、会计等式的作用1、即可以反映资金的起点,也可以反映资金运动的终点。2、是设置账户、复式计账、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