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iyeping001
有一种会计理论把会计理解为信息系统,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背景下,这样的信息系统无疑就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收集、记录、存储、处理与输出,并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向使用者提供所需会计信息,辅助他们管理、预测和决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在这一背景下,目前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工业时代会计的种种沿革的同时,更需要获得信息时代会计人员应具有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要熟悉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还要掌握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并且要了解组织中管理者的需要。所以,《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会计信息系统》既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又是一门专业理论、方法、实践都很强的课程。本课程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对账务处理子系统处理流程、数据文件、总体结构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技术如何被用于会计信息系统,并实现购销存及资金管理过程中会计数据的收集、加工、存储和输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去理解会计;应用分析和设计工具正确地描述不同时期不同企业的会计数据和信息的处理流程;根据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需要确定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正确地理解和评价会计信息系统,并为不断完善和创新会计核算与管理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信息系统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定的环境下才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会计的本质特征。以信息系统化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能适应具体社会环境的要求。 根据信息技术(数据库、网络、通讯、人工智能、多媒体、感测和识别、光电子技术等)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程度、以及本身是否克服了传统复式簿记的弊端将会计信息系统模式划分为四种: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准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 (15世纪) 其核心是会计恒等式、会计循环、会计科目表、分录和账簿。 该模式可追溯到l3、l4世纪威尼斯商人的借贷记账法,后由意大利数学家、近代会计之父卢卡·帕乔利经过6年调查研究和整理,于1494年11月10日出版了《数学大全》一书。该模式一直延用至今。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20世纪50年代) 电子计算机应用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之中,即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模式,该模式正逐步取代手工会计信息系统。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政府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开发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E在费城公诸于世。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第一次使用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从而引起了会计处理的变革,标志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模式的开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横向扩展,最后形成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纵向发展并按职能结构可分为“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准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20世纪60年代末) 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数据库会计的理论模型可以追溯到1939年,由戈茨(Goetz)提出,该系统是保存最原始状态的数据,以便数据可以按照最切合每一个用户需求的形式进行组织。遗憾的是,在建立数据模型时,主要按传统会计模式的数据逻辑模型组织数据,利用数据库技术对数据进行更多的分类操作;只描述与复式记账会计体系有关的数据,未能用先进的数据结构描述会计处理的对象本身,以便系统能产生更多的视图。 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1982年) 1982年7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会计系教授麦卡锡(Me.Carthy)在《会计评论》上发表了题为《REA会计模型:共享数据环境中的会计系统的一般框架》的论文,提出了REA模型,标志着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模式的开始。 随着数据库、网络技术的发展,REAL模式是理论最完善、研究最系统、变革力度最大、成果最多的一种创新模式,极有可能成为未来会计信息系统的主流模式。其核心是集成,集成业务处理、信息处理、实时控制和管理决策。它不仅仅局限于财务管理,而是面向整个企业管理,从详细记录最原始经济业务事件的属性或语义表述于数据库中开始,而不是从记录经过人为加工后的会计分录开始,其基本元素不再是科目、分录、账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并克服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弊端,因此称其为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根据功能和管理层次的高低,也可以包括会计事务处理系统,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会计事务处理系统──初级管理(核算型、部门级) 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中级管理(管理型、企业级或部门级)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高级管理(管理型、企业级)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