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小兔.
被替换掉部分的变价收入已经和固定资产没有关系了,当时固定资产转在建的时候是剔除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后入账的,所以被替换掉的部分不管是有变相收入还是直接报废无任何残值收入应该全部走营业外收支,跟在建工程已经在建转固的那部分已经没关系了。
|烟、易戒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是指以新的固定资产替换到期报废的旧的固定资产,或以新的技术装备对原有的技术装备进行改造.这是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方式。一、会计处理原则固定资产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符合确认固定资产的两个特征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确认固定资产的两个特征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固定资产的两个特征: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二、改造过程中折旧的处理处于更新改造过程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转入在建工程,停止计提折旧;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不应转入在建工程,照提折旧。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时,应将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更新改造后固定资产的原价。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因此转入在建工程,因此不计提折旧,待更新改造过程项目达到可使用状态转入固定资产后,再按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未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三、案例长江公司根据生产经营需要,2010年2月对其生产线进行改造,该生产线原值1000万元,已计提折旧350万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40万元。改造于2010年7月完工,改造共发生材料成本200万元,人工成本150万元,其他费用180万元,改造后预计可使用年限有所延长,估计改造后该生产线可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30万元。账务处理如下:2010年2月,将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 610借:累计折旧 350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0 贷:固定资产 1000改造期间,根据发生的人工成本等借:在建工程 530 贷:工程物资 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50 贷:银行存款 1802010年7月,改造结束时,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 1140 贷:在建工程 11402010年8月开始计提折旧:8月份应计提折旧(1140-30)/(10*12)=92.5借:制造费用等 92.5 贷:累计折旧 92.5
墨墨姐姐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后,被替换部分冲减该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从该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中扣除;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在对固定资产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企业应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在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鼹鼠大小姐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后,被替换部分冲减该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1、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从该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中扣除;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在对固定资产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企业应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在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3、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扩展资料
企业在确认固定资产时,需要判断与该项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实务中,主要是通过判断与该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到了企业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取得固定资产所有权是判断与固定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到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凡是所有权已属于企业,无论企业是否收到或拥有该固定资产,均可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反之,如果没有取得所有权,即使存放在企业,也不能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
但是所有权是否转移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在有些情况下,某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虽然不属于企业,但是,企业能够控制与该项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将该固定资产予以确认。
例如,融资租赁方式下租入的固定资产,企业(承租人)虽然不拥有该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但企业能够控制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与该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转移到了企业,因此,符合固定资产确认的第一个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