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aiyun888
1、D2、2004年1月1日——2004年10月31日累计实现盈利250000元3、“生产成本”账户4、尚待处理的财产物资净损失5、技术推算法6、1000元7、消除未达账项的影响,查明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是否正确8、实账户,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9、A10、B12、A13、D14、B15、A
菁菁super5man
一、单选:1.C 2.C 3.D 4.D 5.C 二、多选:AB三、简答:1、理论依据: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权益 (费用=收入-利润) 会计等式作为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需要解决两个问题:⑴等式本身成立⑵等式恒等,即会计主体发生经济业务并记录下来不会破坏这一等式的平衡。 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类型千变万化,但抽象为对会计六大要素的影响情况,不外乎九种类型,见教材P39。2、记账符号(P40) 各种复式记账法的名称是因记账符号而得名的。3、账户的设置和运用⑴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 以T型账为例,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一律称为借方,右方一律称为贷方,从而形成了账户具有借、贷两方这种基本结构。至于借方或贷方的经济含义(即发生额是表示增加还是表示减少)在借贷记账法下却不能一概而论,而要结合账户的性质而定。⑵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性质(账户分类) 会计静态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动态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收入-费用=利润 因此,按会计要素可将账户分为六大类: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和利润类账户。 如果进一步分析: 负债和权益都是对资产的要求权,可视为同一类型; 资产和费用可互相转化,可合为同一类型; 收入是形成利润的来源,而未分配利润本身就是一种权益。 这样一来,可将动、静态三要素的会计等式合并为: 资产 = 负债 + 权益 (费用) (收入-利润) 即将全部账户分为会计等式等号两边的两大类: 资产、费用类账户和负债、权益、收入、利润类账户。⑶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 处于会计等式等号两边的账户,在数量上存在着同增同减的关系。而资产与其要求权(负债、权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这种对立在借贷记账法对不同类型账户的登记方向上有体现。在借贷记账法下,两大类账户的记账方向分别为:资产(费用)类账户的借方记增,贷方记减,余额在借方。负债、权益(收入、利润)类账户贷方记增,借方记减,余额在贷方。 可见,在借贷记账法下不同类型的账户,相同的账户基本结构,却具有完全相反、互相对立的经济含义。借方 资产、费用类账户 贷方 借方 负债、权益、收入、利润类账户 贷方+ +- - 这样,在借贷记账法下,前述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结账通式),依账户的不同类型而具体化为两个公式:资产、费用类账户 = 借方 + 借方 - 贷方 借方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负债、权益、收入、利润类 = 贷方 + 贷方 - 借方账户贷方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⑷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是只记账时所应遵守的规范、准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P41图示)对此作了分析说明。 我们已将六大类要素的账户分为了两大类,因此可以另用简图归纳记账规则: 借方 贷方资产、费用类账户 + ④⑥ 负债、权益、收 ① ③② 入、利润类账户+ ⑧⑨ 负债、权益、收 ⑤⑦ 资产、费用类账户-入、利润类账户- 规律归纳:有借有贷、借贷相等⑸平账方法①平账方法(P41)② 种类: 发生额法;余额法(P41—P42)③ 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对照表(P84)三借贷记账法的会计分录 我们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对各种类型的经济业务进行复式记账的结果,就是借贷记账法的基本概念中表述的:“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全面地、相互联系地记录”。 现介绍如何建立这种对每笔经济业务进行的会计记录(记账依据)——会计分录。1、会计分录的概念(P42) 试编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来理解。2、 会计分录的格式(P43)① 借上贷下,各写一行; 借:原材料 3000.00② 借靠边线,贷退二字 贷:银行存款 2000.00③金额相等,彼此错开。 应付账款 1000.00 3000.00 3000.00 (有借有贷 借贷相等) 3、会计分录的种类:简单分录;复合分录(P43)4、会计分录中的账户对应关系:⑴账户对应关系(P44)⑵对应账户练习编制会计分录(基本技能训练)编制会计分录的程序(五个步骤)第一步:分析经济业务的内容,确定应该使用的账户;第二步:分析涉及到的账户将引起什么样的变动,是增加还是减少,按账户性质分别确定记账方向;第三步:确定各个账户应该登记的金额;第四步:根据以上分析,按规定格式编制会计分录;第五步:最后,用记账规则来检验会计分录的正确性(是否有借有贷、借贷是否相等)。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